六顺网 > 起名宝典 > 百家姓 >

孙姓的来源和历史

时间: 婉玲 百家姓

孙姓是一个传统的中华姓氏,有着多个姓氏起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依据史书记载,孙姓的姓氏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孙姓的来源和历史,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孙姓的来源和历史

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卫康叔是周文王的第八子。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封康叔於卫(今天河南淇县朝歌),建立卫国。康叔在当地统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周的普通分国,成了卫国的始祖。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又称孙仲,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孙姓的来源

1,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3,源于妫姓和姚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为姚氏。”

4,源于芈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冀兰泰《韩城县续志·方技传》记载,三闾大夫原死,三子俱入秦,一处耀州,更姓孙,隋唐徴仕孙子思邈其后裔也;一处蒲城,仍本姓;一在韩城,更姓房者是也。孙思邈即其后人。

孙姓起源地

1、孙书。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在任陈 国大夫时同太子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而逃到齐国。到齐国后,陈完不愿再用 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改成田姓(古时田和陈发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无宇有二子,小儿子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孙书就成为孙姓始祖。

2、唐高宗时期,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时,河南的孙氏族人随同着到了那里安家落户。 唐僖宗时又有河南孙氏族人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定居福建。

3、据资料记载,有一支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这支孙氏出任中书舍人、两浙节度使。他有个儿子名叫孙俐,文韬武略,很有才能。当时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孙俐被朝廷选为佰将,带兵征战在闽、越、江右一带,立了军功,被封为东平侯,他和家人定居在了虔州虔化县(今天江西宁都)。他的后代又迁向了福建、广东。清康熙中,这一支孙氏族人迁至广东香山县翠亨村。后来出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4、据史书记载,唐朝末年,孙氏族人从河南光州(今天河南潢川)迁入福建泉州。台湾的孙氏都是从福建泉州迁徙而来的。

孙氏的祖先是谁

1、孙乙

本名是武仲乙,春秋时期卫国的人物,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依据《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由此可知孙乙是周文王的后代,武仲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2、孙书

妫姓孙,本名是田书,是田完的后裔。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齐国,是齐桓子无宇次子。依据《左传·昭公十九年》上的记载:“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使孙书伐之。”孙书讨伐莒国,并且一战成功。

史上姓孙的名人

1、孙武

春秋末期的齐国人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世人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活跃时间是在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其主要著作是《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2、孙思邈

唐朝著名的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出身于京兆华原,即相当于现在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唐新本草》,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1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