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的起源和来历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中华姓氏大辞典》显示,孙姓的得姓始祖是卫武公,以邑为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孙姓的起源和来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孙姓的起源和来历
1、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4]。孙武、孙膑、孙权也是孙乙的后裔。
3、源于芈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
4、源于荀姓。汉朝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荀姓也成为汉朝“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5、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夏侯婴,与刘邦是少时朋友,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
孙姓的迁徙传播
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自春秋战国以来,孙姓发生了几次大的迁徙,其特点是自北而南,甚至出现了跨海域、跨国度的迁徙。根据《史记》记载,文中没有提到过“孙书(陈书、田书)”的名字。《左传·昭公十九年》当中分两处提到了“孙书”和“子占”。
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东迁齐国,齐国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
秦汉以后,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
孙姓的历史名人
1.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誉为“兵圣”,所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
2. 孙膑: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3.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4. 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
5. 孙中山: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革命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6.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主持兴修水利,开发土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7. 孙敬:东汉著名的学者,“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人公。
8. 孙康:东汉著名的学者,“映雪夜读”中“映雪”的主人公。
9. 孙尚香:三国时期吴国皇室成员,刘备的妻子。
10. 孙策: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孙权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