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老黄历 > 传统节日 >

南北小年有什么差异

时间: 枝寅 传统节日

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那么南北方小年习俗文化区别在于哪里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南北小年有什么差异,欢迎阅读!

南北小年有什么差异

不同点一:汤圆和饺子的大PK

明清以来除夕的食俗,南方和北方才渐渐有了有了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枣子、栗子和肉馅等,一齐包入新年的饺子内。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硬币的,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时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南方的年夜饭吃什么?在南方,年夜饭则更加丰富。总体来说,这顿饭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家庭会倾其所有,犒劳家人;当然,它也是新一年的开头,为图个吉祥,好的兆头,自然也不会吝啬。因此,年夜饭是不折不扣的一场“盛宴”,一道“大餐”!它不仅在物质上,也表现在精神上。再疲惫的游子、再落魄的归人,与家人一道吃过情暖意浓的年夜饭后,又会重拾信心,昂首面对新的征途。

不同点二:菜品、菜量的不同

南北方就年夜饭来说,总的来说是南方更为丰盛,菜品多,仪式更隆重,在年饭前,用完整的鸡、鱼、大块肉等,先要敬天敬地、敬神、敬祖,然后再开始动刀切菜、做菜,最后全家人聚齐用餐。与南方不同的是北方的菜品会少一点,但是每个菜的量大,很实在,那叫一个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体现了北方人民的豪迈大度之气。

南北方的小年为什么相差一天

小年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小年的日子不是固定的,南北相差一天,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那么,小年到底是哪天呢?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最悠久的。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南北小年不同日,跟我国古时“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有关。古时过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这一说法的形成有何典故已不得而知,但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因此过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职业。

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南方地区水系发达,沿湖居民和水上船家较多,他们的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当然北方的船家并不遵循“船五”的习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主要是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而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地区则要多一些。

另外,海南的小年则在农历十五元宵节。山东有些地方又是在六月初一过的小年,安徽北部和南京地区把过小年和过元宵合在一块,特别热闹;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

南北方的小年有什么区别

1.贴窗花

窗花因其精美的图案以及其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而流传。在北方的小年,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每家每户的窗花寓意着对来年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在南方并没有贴窗花的习俗。

2.吃饺子

北方人爱吃饺子,在小年这一天也不例外,而在南方并没有相关习俗。

3.沐浴理发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北方人总是会在小年前后理发沐浴,为新年做好准备;而南方人一般会在除夕前理发沐浴。

4.吃糖瓜,火烧

“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北方小年除了有饺子,糖瓜,火烧也是北方人过小年的独特习俗,在南方是没有的哦。

南方与北方小年共有的习俗

掸尘

南北方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通过上面南方北方小年的习俗差异,可以看出北方小年更加隆重热闹,南方人小年习俗非常少,甚至很多南方地区都不过小年。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达以及交通的便利,南方人在北方过小年,北方人在南方过小年,已经非常普遍,逐渐的,南方和北方小年习俗差别非常小了。

小年寓意着什么

1、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是春节的前奏和序曲。

2、小年也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