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从汉朝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逐渐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加上戏曲表演。元宵节成为春节的最后一次民间艺术展演,其热闹程度堪称古代中国的“狂欢节”,所以不少地方将过元宵称为“闹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很久远的时候,天帝要惩罚错杀他喜爱的神鸟的人类,他善良的小女儿怕无辜的人们受到牵连,暗中提前告知:人们唯有齐心协力,想出应对的方法才能躲过这次浩劫。后来有个老人家想出一个办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在正月十五晚上,天帝看到人间一片火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平安躲过一劫。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二: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想投井。东方朔搭救后问明原因,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便起轻生念头。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东方朔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便在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瞒过玉帝。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也在那天晚上与家人团聚了。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的意义元宵节的意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或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里有很多地方可以组织人们最熟悉的元宵节和元宵节。
节日期间吃饺子的习俗是在宋代左右形成的。据记载,唐代元宵节吃了“茧”和“圆角”。在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是唐元的前身。宋代周必达写的诗《沸腾的浮子》中有“星灿乌云,珠荡在浑水中”。
元宵节期间吃元宵的民间习俗。元宵节由糯米制成,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馅的。塞满豆沙,糖,山楂,各种水果原料等。食用时可以煮,炸,蒸或炸。最初,人们将这种食物称为“福圆子”,后来又被称为“唐端”或“唐圆”,甚至到明代,“元宵节”的名称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特殊汤圆的名称类似于“团圆”一词,意思是团圆,象征着整个家庭的团圆以及和谐与幸福。人们也想念失散的亲人,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祝愿。
元宵节由来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请一个道士来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通宵达旦,盛况空前。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元宵节别称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