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老黄历 > 传统节日 >

南北小年的差异是什么

时间: 枝寅 传统节日

小时候小朋友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特别从小年就开始期待。小年被大人们称为是小孩子过的年。但是南方跟北方的习俗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南北小年的差异是什么,希望能帮到大家!

南北小年的差异是什么

“小年”来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殷商时期的“五祀”和西周的“七祀”中,都有一项重要的内容为“祀灶”。魏晋之后,小年作为节日基本成型,“灶神”也逐渐被人们接受。

古代时,腊月二十三是北方权贵过小年夜的时候,偏远的南方地区只能在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据了解,清朝建立之后,皇家通常选择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清史稿》就有“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的记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便有了官家和民家在不同的日子过小年的区别。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遂于腊月二十三祭灶。

到了清中期嘉庆、道光年间,由于距离中心较近,北方民间小年祭灶时间受官方影响逐渐变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则沿用旧历。所以说,南北小年日子的不同,是受官气的影响。

小年为什么要吃饴糖

吃饴糖是为了甜灶王爷的嘴,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这一天的俗习是“送灶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南北方的小年有什么区别

1.贴窗花

窗花因其精美的图案以及其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而流传。在北方的小年,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每家每户的窗花寓意着对来年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在南方并没有贴窗花的习俗。

2.吃饺子

北方人爱吃饺子,在小年这一天也不例外,而在南方并没有相关习俗。

3.沐浴理发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北方人总是会在小年前后理发沐浴,为新年做好准备;而南方人一般会在除夕前理发沐浴。

4.吃糖瓜,火烧

“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北方小年除了有饺子,糖瓜,火烧也是北方人过小年的独特习俗,在南方是没有的哦。

南方与北方小年共有的习俗

掸尘

南北方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通过上面南方北方小年的习俗差异,可以看出北方小年更加隆重热闹,南方人小年习俗非常少,甚至很多南方地区都不过小年。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达以及交通的便利,南方人在北方过小年,北方人在南方过小年,已经非常普遍,逐渐的,南方和北方小年习俗差别非常小了。

小年寓意着什么

1、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是春节的前奏和序曲。

2、小年也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1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