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老黄历 > 传统节日 >

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

时间: 枝寅 传统节日

我国自古就有过腊八节习俗,在这一天人们煮腊八粥赠送亲友,以此庆祝一年的丰收,也向在这一年里帮助过自己的亲属、朋友和天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腊八节有关的传说

腊八节的传说一: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的传说二:朱元璋遇难之说

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节传说三:悼念秦长城修筑民工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各地腊八节习俗

安徽黔县不吃粥吃豆腐

可别以为只有西北用腊八面代替腊八粥是新奇,在安徽黔县却盛产着一种风味小吃,那就是“腊八豆腐”,每年的腊八节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先用上等小黄豆作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盐水,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这种自然晒制而成的豆腐就被称作“腊八豆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不仅仅是腊八时候的美味,也是黔县人们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

在山东 “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

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河南人吃腊八饭

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腊八节起源由来

腊八节是什么节

进入腊月,人们迎来的第一个节日就是“腊八节”了。这一节日最早则是以“腊祭之日”出现的。每年年终,天子都率众举行腊祭活动,“腊日”无疑在年终的最后一个月内。但具体在哪一天呢?历史上却不尽相同。周朝以农历十月为岁终之月,故腊日在孟冬;汉朝以后行夏历,以十二月为岁终之月,因此腊日在十二月。《说文解字》中说:“冬至后三戌借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可是,冬至在我国的农历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因而,使得冬至后第三个戍日腊日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有时也会落到下一年的正月里去。这就不符合农历每年十二月进行腊祭的规定了。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腊祭的日子固定在农历每年十二月里的某一天。那究竟是哪一天比较合适呢?南北朝时,根据天子腊祭活动的内容“八腊”,将腊祭之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这样一来,“腊日”始终在年终的十二月里而不会改变,且“腊八”与“八腊”相符,因而“腊八”便逐渐成为一个民间节日了。《荆楚岁时记》等有关古籍中都记载说:每逢十二月初八腊日这天,村人聚在一起并击细腰鼓、戴胡头、扮金刚力士跳驱瘟舞,谚语称“腊鼓鸣,春草生”。

“腊八节”除祭祀诸神之外,我国民间还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普通百姓人家,都要熬煮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杂粮等供僧侣煮粥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并围桌一起食用,以求来年丰收安康。

腊八节美食

喝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在我们老家北方,腊八粥熬好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腊八醋 腊八蒜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其实,腊八蒜与“腊八算”谐音,意为腊月初八算账。一家人把一年的收支、盈亏计算清楚,该还债的准备还债。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1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