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老黄历 > 传统节日 >

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

时间: 枝寅 传统节日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有哪些风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

1、祭祀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2、喝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3、腊八醋、腊八蒜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其实,腊八蒜与“腊八算”谐音,意为腊月初八算账。一家人把一年的收支、盈亏计算清楚,该还债的准备还债。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的美好寓意

腊八节代表了人们对过去一年风调雨顺、谷物丰收的感谢,也代表了人们期待新的一年事事顺心的美好愿望。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对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什么是腊八节

我国的腊八节在北方过得较多,腊八节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该节日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之一,是民间的小节日,在腊八节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是传统春节的组成部分,而腊八节标志着整个辞旧迎新活动的开始。民间有这样一句话,过了腊八就是年,意思是过完腊八节就要过春节了,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一些年货,有些人在外地都赶回了老家,准备迎新年。在大部分地区,腊八节这一天要喝腊八粥,不过,有些地区在腊八节这一天吃冰,据说这一天吃了冰一年都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的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为相传在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所以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的时候,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传统习俗,河南等地方,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节有什么讲究

1、出嫁的女儿,腊八节不准回娘家

老话说:腊八节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去。还有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腊八这天,如果出嫁的女儿吃娘家的饭,会穷自己的家。

2、腊月不动土不搬家

风水上有讲:腊月是寒气比较重的一月,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话,寒冷的气氛会阻隔家中的兴旺气氛,听上去还是有点道理。

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房子都已经实施了全屋供暖,过去刻意请些朋友来新屋坐坐,增加人气。之所以有”腊月不能搬家“的说法无非是顾忌人住进去会手脚冰冷,担心对身体不好,需要提前暖暖屋才好。

3、吃腊八粥不过午

每年腊八节,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开始准备腊八食材,熬制腊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还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但是不能过中午。因为流传有句俗语叫“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寓意来年丰收有个好兆头。

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