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传统习俗
明天就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据传说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落难在监狱里,寒冬时节又冷又饿,从监牢老鼠洞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五谷杂粮,熬成了“五谷粥”,那天恰好是腊月初八日,朱元璋命其为“腊八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监牢中艰苦特殊的日子,把腊月初八这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吃的“五谷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当然,腊八节还有别的传说版本,但腊八节延续至今,留下了很多传统习俗文化,我们也不能丢弃。明天就是腊月初八,腊八节“吃3样,做1事,忌1事”传统不能丢,为家人祈福!
一、吃3样
民间有句谚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过节就离不开传统食俗,腊八节标准三件套美食,每一样也不能缺少。
1、腊八粥
说起腊八节的食俗,最为人所知的是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节这天,喝一碗由米、麦、豆、果、蔬等食材熬制的腊八粥是很多地区的节日习俗。家家户户做腊八粥使用的食材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都是豆类、谷物类和红枣等,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喜好,选择家里有的食材来做。
食材:红豆、红枣、薏米、黄米、莲子、玉米、桂圆、花生、紫米
做法:把所有食材全部洗净,放入到砂锅中,先浸泡2小时,这样煮的时候会更容易煮熟,也更节省时间。浸泡好后,砂锅放到炉子上,先把豆类食材放在锅里边来煮,煮上一二十分钟以后,再加入容易熟的谷物及米类的食材。把所有的食材都差不多快要煮熟的时候,加入红枣之类的果干,继续煮10分钟,粥充分熟透,关火即成。煮好的粥,可以放入适量的冰糖,味道更佳。腊八节再忙也别忘记喝腊八粥。
2、腊八蒜
腊八节泡腊八蒜是北方地区的一个传统习俗。很多人认为只有在腊月初八这天泡的蒜才会呈绿色,其实不是的,只是因为腊八节泡腊八蒜是一种传统习俗,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腊八节这天泡腊八蒜,也有很多人泡的腊八蒜不绿色,主要是温度条件不合适,想泡出绿色可口的腊八蒜,低温条件很重要,因为大蒜中存在一种酶的物质,这种物质只有在温度足够低的情况下才能打破休眠,在腌制过程中完全被激活,大蒜就会从蓝绿色变成漂亮的翠绿色。
食材:大蒜、陈醋或米醋、冰糖、盐
1、紫皮大蒜去皮,把蒜瓣放到水里,漂起来的蒜瓣捞出,这样的蒜瓣腌不绿,沉底的蒜瓣捞出,放到竹筐里晾干表面的水分。
2、晾干的大蒜放到瓶里,加入适量的白糖和少许盐。倒入米醋,米醋的量盖住蒜瓣就可以,来回摇晃瓶子,摇匀就可以盖上盖子,密封好,放在背面窗台上低温处或冰箱中冷藏,十天八天就泡成绿色了。这样腌渍好的腊八蒜碧绿脆嫩不辛辣,十分好吃。
3、腊八面
腊八节这天,北方地区人们有吃腊八面的传统食俗。人们会吃一碗“腊八面”度过腊八节,一般都是手擀面做出来,味道鲜香好吃。
材料:面粉、鸡蛋、盐、绿豆芽、火腿丝、葱、姜、盐、酱油、花生油。
做法:面粉里加入1个鸡蛋、盐和适量水和成硬一些的面团,静置揉匀,放到面板上,用大擀面杖擀开,擀成薄薄面皮,撒上干面粉防粘,然后折叠,用刀切成宽窄一致的面条,用手抖散开,锅里放水烧开,把手擀面抖散放入,不要搅拌,直接盖上盖子,大火烧开,面条浮起来,用筷子划散面条,立马关火。把绿豆芽和火腿丝炒好,盖到手擀面上。
二、做1事:祭祀祖先
腊八节最早就是因为祭祀而产生的节日,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岁终祭祀仪式,古时候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祭拜天地神灵、祖先及农业之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和睦、国泰民安。佛教盛行地区会在寺庙举行法会,熬制腊八粥供僧众和信徒食用,纪念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腊八节逐渐发展成为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驱邪避疫的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腊八节的传统习俗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现代人也为腊八节注入了新的元素与活力,会举行庙会、赏花灯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节日氛围。
三、忌1事:忌回娘家过节。
有些地区,人们一直保留着一些传统观念,就是已出嫁结婚妇女,不能回娘家过腊八节。这个禁忌源自于旧时的家庭伦理观念,认为女儿出嫁后应以夫家为重,腊八节作为家庭祭祀和祈福的重要日子,应当在婆家参与家庭活动,避免影响家庭气运或打破家庭的和谐稳定。当然现在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地方也不再有这些老传统禁忌,而且举办欢迎外嫁女回娘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