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原因
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原因,欢迎阅读!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原因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因无力救国而痛心不已的屈原选择了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江自尽。人们得知此事,纷纷来到江边划船打捞,却一无所获。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粽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
“粽”字本作“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吃粽子需要注意什么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24年端午节放假时间最新
2024年端午节放假三天分别是:6月8日、6月9日、6月10日。
2024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2024年端午节不免费。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只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这四个节日,高速公路对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举行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比赛时,选手们奋力划桨,争取最短的时间划过终点。所以,龙舟赛既展示了团队协作精神,又表达了对屈原的敬意。
2.挂艾草和菖蒲:端午节人们都会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艾草具有特殊的香气,具有一定的驱邪避疫的功效。而菖蒲则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这些两种植物的香气可以防止邪气侵入,保护人们的健康。
3.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一般用糯米和其他食材包裹在竹叶或其他植物叶子里,蒸煮而成。粽子的形状和馅料在各地都有不同。但在这一天,家家亲人团聚,共享粽子,寓意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4.佩香囊: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佩戴香囊。香囊内有各种香料,如雄黄、艾叶等,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香囊上的形状和图案各异,象征着吉祥如意。
5.洗药浴:端午节这一天,一些地区的人们还会用草药熬制药浴水,来泡药浴,以达到祛病防疫的目的。这些草药包括艾叶、菖蒲、雄黄等,具有清热解毒、驱邪避疫的功效。
6.喝雄黄酒:端午节这一天,还有些地区的人们要喝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用雄黄、酒等调制而成的饮料,也具有祛邪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