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老黄历 > 传统节日 >

端午节的风俗和意义

时间: 梓炫 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风俗和意义,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端午节的风俗和意义

端午节的风俗

一、赛龙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寓意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二、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其由来已久,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民间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三、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四、悬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五、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六、游百病

贵州地区端午风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端午节的意义

一是通过端午节铸造中华民族凝聚力。端午节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通过纪念屈原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培养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人们的敬祖意识、亲情意识、家庭观念、爱国精神,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二是通过端午节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端午节体现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赛龙舟、吃粽子、走亲访友、外出游玩不仅使人们亲近自然,身心放松,也使人们增强了亲情、友情,爱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科技发达,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端午节可以使人们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三是通过端午节唤起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端午在自然节气上虽曾被视为“恶日”,但中国人却有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依靠自己的智慧战胜邪恶,从而化凶为吉,化恶为善,化丑为美。过去端午佩饰中的健人、豆娘、艾虎、画额、长命缕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的美的事物。今天,人们依然需要美的生活,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美之心,就会用双手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好世界。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很好的传承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用于祭祖的节日,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自然观。端午节起源涵盖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清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弘扬非物质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屈原就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化身,他对国家的忠贞、对百姓的怜悯早已伴随着他的诗篇,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不朽。尽管普通人未必能读懂屈原著名的《离骚》,但也丝毫不影响大家了解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家国情怀。

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怎么过

过节不忘传统

过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然而,有的朋友忘记了过传统节日的意义,一味的追求新异,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不利的。

营造节日氛围

很多朋友说节日没氛围,实际上不是节日没氛围,是我们自己不会营造氛围。一方面,很多年轻朋友对节日不了解,不知道节日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节日要有些什么仪式,所以不会营造氛围。

实际上,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渊源,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其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不了解的,可以问老人,也可以从网上搜索看看,就知道要营造什么氛围了。

举行节日仪式

任何一个节日,没有一定的仪式,节日就会过得寡然无味。端午节,如何举行节日仪式,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仪式。比如,挂艾草、饮雄黄酒、画额头、佩香囊、熏苍术等。

开展节日活动

可以邀约朋友一起参加活动,比如赛龙舟、登山看端阳等等。活动可以灵活多样,又不忘纪念传统,思念亲人。

准备丰盛的节日饮食

节日这天,人们都会准备丰盛的节日饮食,来纪念这个重要日子。端午节吃粽子、蒜蛋、茶叶蛋、黄鳝等,有的地方还打糕点吃。

给年轻人讲述端午节的历史故事

一家人在端午节这天拉拉家常,老人给年轻人讲讲端午节的历史故事,用传统文化熏陶年轻人,使节日过得更有意义。

2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