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面的起源传说
夏至代表炎热的夏天来临,在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夏至吃面的起源传说,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夏至吃面的起源传说
夏至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民俗专家介绍,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仪式,民间百姓在这一天吃夏至面。夏至吃面,在北方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夏至时,新麦已经登场,所以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闷热的天气来碗过水面条,再配上爽口小菜,既增食欲又解暑。
虽夏至没有假日,但民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却盛传至今。夏至吃面,一般指的是面条,意用面(条)之长比喻夏至之长昼。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肉丝面、油渣面、三鲜面、片儿川、肉丝炒面、过桥面及夏季的麻油凉拌面等。而在萧山史志中还记载,夏至这个时候,麦刚刚收割完毕,农家用新麦磨成的粉做面,也有的将麦粉调成糊状用来摊饼,俗称“麦烧糊”,还有的将麦粉调糊,用筷子夹入锅内,和汤一起烹煮,俗称“箸夹头”,均有尝新麦的含义。
夏至为什么吃面
1、面食敬神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
2、新麦尝新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过去,人们在这个时候多吃面,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
3、防暑降温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说它“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夏至吃面条的寓意
1、享受收获
夏至恰逢小麦收获的季节,夏至吃面条寓意人们享受辛勤耕耘的果实,共享丰收的喜悦。
2、长命百岁
夏至是一年当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白天代表着生命,人们在夏至吃面条也寓意着自己的生命能够像面条一样长长久久的希冀,好比过生日时吃长寿面,也是寓意着长命百岁的美好希冀。
3、驱除邪恶
古代将五月看作“恶月”,夏至吃热面寓意着驱除邪恶。
夏至面,也称作入伏面,在北方的大多数地区,有着“立秋饺子入伏面”的习俗。夏至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天即将到达最热的时候的意思。夏至到来,夏天就真正要开始了,这个季节天气酷热,降水多,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夏至吃面条是一种流行在全国各地的习俗,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活和生命美好的期盼。
夏至吃什么面好
伏面
夏至过后,进入三伏,山西民间多吃凉面开胃消暑。山西凉面,又叫伏面,古称“冷陶”,虽非珍馐名点,却源于上古祀日,反映时令变迁,传承千年习俗,是一道融入文化遗韵的晋地美食。
清代时“夏至伏面”已发展成为各种花色冷面。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凉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看看各地区是如何吃"冬至饺子夏至面"的。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也是爱吃凉面,越长越好,一是代表了夏至这天是最长的一天,凉面是因为天气炎热,吃着口感更好。
炸酱面
炸酱面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
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辣椒,醋等调味品。这样会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