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民族文化 >

春分节气的来历和习俗

时间: 枝寅 民族文化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春分节气的来历和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春分节气的来历和习俗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公历约为3月19日~22日期间)。

春分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关于春分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而春分正处于春季三个月正中,平分了春,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而讲究天人感应的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里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年中这一天昼夜是基本相等的,另外一天就是秋分。另外,从这天开始白昼比黑夜长了哦~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春分的民俗

竖鸡蛋:在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中国民俗竖鸡蛋”。玩法: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祭日: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元朝时建有日坛,此后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在日坛祭祀大明神(太阳)。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犒劳耕牛: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祭祀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送春牛: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粘雀子嘴: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

1、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都是12小时,此时北极点在经历了半年的黑夜后,在这一天初见阳光,而相对应的南极点则将在此日告别阳光,春分之后,阳光直射点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时间就开始变长,夜间时间就变短了,所不同的是南半球则变得昼短夜长。

2、指季节平分。

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春分节气的特点

一、昼夜平分,平分春季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昼夜平分”。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即白天和夜间的时间相等,都是12小时。此时北极点在经历了半年的黑夜后,在这一天初见阳光,而相对应的南极点则将在此日告别阳光。春分过后,阳光直射点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时间开始变长,夜间时间变短了,所不同的是南半球则变得昼短夜长。二是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二、春暖主导

就二十四节气所指的春季来看,春分前后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天气变化。这个阶段的天气变化无常,冷暖交替明显。虽说冷空气还是常来常往,但已退居二线,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长江中下游、黄淮地区也都先后进入了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平均气温基本稳定在10℃以上。那些地区,已经是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有时还有“三月雪”。

此时需要警惕的灾害性天气,北方是干旱、沙尘暴,南方是低温冷害、倒春寒。

三、早稻插播春季造林

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冬小麦开始返青拔节,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预示着冬小麦进入了田间管理阶段。南方的早稻自华南向江南开始插播和育秧,“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麦子后插秧。”田里处处可以看到辛勤劳作的人们。此时正是人们撒下种子,播种希望的时节。

春分时节还是植树造林、移花接木的最佳时节,我国植树节定在了3月12日。有谚语曰:“节令到春分,栽树要抓紧。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可见,节气对种树的重要性。

春分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深爱子民,关心民间生活的帝王,叫炎帝。当他知道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来充饥时,他就向上天祈求降予民间五谷的种子。因此,上天派来一只浑身红色的丹雀把五谷种子送到炎帝手上。

热爱子民的炎帝马上就把五谷种子分给了所有人。人们高高兴兴的把五谷种子种到地里,一天一天地期盼着有好的收成。可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些五谷苗却并没有开花,更没有丰收的粮食。于是炎帝去问上天。上天说,那是因为太阳躲起来睡着了,五谷的种子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太阳光,因此长不出花长不出果来。

他问上天怎么才能把太阳唤出来?上天说,需要有一个人在春分这天,骑上五色鸟,到蓬莱岛把太阳找回来重新挂在天上。蓬莱岛是仙岛,从来没有人去过那里,据说要历经很多困难才能到达岛上。为了子民,炎帝决定亲自去岛上把太阳找回来。

于是在春分这天,炎帝骑上五色鸟飞越万里大海,到蓬莱岛去。说也奇怪,原本波涛汹涌的大海,那天却变得非常平静。当炎帝来到蓬莱岛,一把抱起太阳,骑在鸟背上飞回了家乡。他把太阳挂在家乡的城头,让太阳光普照在大地上。

从此大地五谷丰登,万民安乐。而炎帝则被人们尊奉为太阳神。人们十分感恩太阳神炎帝,于是每年到春分这一天,总会向着太阳祭拜,人们还会学炎帝站在鸟背上的样子站立,甚至后来人们发现连鸡蛋也可以在这一天站立起来。

而在春分那天过后,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回来,春雷也会开始,闪电也会到来。

2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