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的风俗和美食
大雪节气的风俗食物有羊肉、狗肉、腌肉等等。在饮食方面,大部分地区都有冬季进补的食俗,大雪时节天气寒冷,人们的饮食也十分丰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大雪的风俗和美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年大雪的风俗和美食
大雪节气风俗食物1、兑糖儿
“糖儿客,慢慢担,小息儿跟着一大班。”每当“大雪”节气前后,温州街头就会出现一种“兑糖儿”的场面。各地饴糖作坊将制成的整版饴糖提供给专门挑担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俗称“糖儿客”。
大雪节气风俗食物2、红黏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粥可以和胃补脾,润养肺燥,是养生的绝佳选择。小米粥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红薯也素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大雪节气风俗食物3、羊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提醒人们要开始进补了,进补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健康过冬。老南京大雪进补爱吃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至于北方民族,这个时候已相当寒冷,像是在包头地区有句俗谚说“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大雪季节到,就是杀猪准备年货的时刻。这个时候,无论谁家宰杀牲畜,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东家准备食物、小酒、小菜宴请,因此小雪、大雪季节都是家族亲友们叙旧联络感情的时刻。
节气大雪的寓意和象征
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下雨或下雪。古人之所以将这个节气命名为“大雪”,是因为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雨天气。“大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雨水增多,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要下多大的雪。
这个节气期间,北方可能下大雪或暴雪,而南方则可能出现冻雨(雨凇),如: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大雪节前后,强冷空气到达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冻雨(雨凇),而在西北、东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分地方会有雾凇出现,特别是湿度比较大的山区更易常见。雨凇、雾凇都是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或冷雾冻结在物体上而成。乳白色冰晶沉淀物挂在树上,似雾似水,朦朦胧胧;太阳一照,银光闪闪,琼玉仙境,美丽极了。我国雾凇多的地方是黑龙江、吉林、新彊北部和陕西西部。雨凇、雾凇美哉美哉,但地面和物体上出现一些冰壳,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树上挂的太满太多,还会对果树大面积损毁。
节气大雪的来历及故事
大雪,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天气趋于寒冷,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冬。大雪节气大约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开始,16日或17日结束。在这个时段,北方地区的天气格外冷,可谓“雪花飞舞,冰封万里”。大雪的来临,让人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也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与和谐。
大雪的来历,源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古人在观察天象和农时,发现农作物在霜降节气后逐渐枯萎凋谢,直至大雪节气之后,彻底长眠。大雪之后,气温急剧降低,大雪汇聚成的固态冰雪永久保存于地表,为春种提供了珍贵的土壤水源和丰富的养分。因此,古代农民把大雪视为雪埋种子,雪中保存了生命希望,同时也是新一年开始前的最后一道重要的节气。
除了大雪节气的来历,大雪也是许多有趣故事的主角。在古代,有一种名为“披草戴盆”的民俗,在大雪节气期间非常流行。传说中,雪神冬穗子之女每当大雪到来时,总会穿着白色的布衣,来到人间披草戴盆,为人们送去雪的信息,并教给人们“披衣草戴盆顶,扫地呼风驱疫病”的诀窍,旨在祈求平安和健康。
另一个有趣的故事与天狗有关。天狗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神兽,常被描绘成一只能飞天遁地、喜怒无常的神之形象。民俗传说在大雪节气里,天狗会戴上一顶能够加持天气的帽子,为天地万物带来富足的雪水。因此,人们常常给孩子们做一道名为“天狗捉迷藏”的游戏,在大雪节气里,在室内动静嘈杂的环境下,模拟出一种“远处传来天狗脚步”的感觉,来寻找藏身之处,意味着着孩子们赢得了大雪神的庇护和幸运。
大雪节气是寒冷的寒冬季节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对于人类来说意义重大。虽然寒冷带给我们生活和生产的许多困难,但是它也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自然界的威严。在大雪节气里,我们需要珍惜生命,加倍保暖,同样需要对自然界充满敬畏之心。
2023大雪时间是几点几分
2023年大雪是12月7日17点32分44秒,十月二十五,星期四。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冷空气到达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容易出现冻雨。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
大雪必吃的食物推荐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季寒冷,合理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抵抗寒冷。大雪期间可以吃羊肉、狗肉、红黏粥、腌肉、兑糖儿。
1、羊肉
民间俗语“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冬季,寒冷的天气提醒人们要“进补”了,而羊肉成了冬季“进补”排行榜第一位。在南京,流行大雪期间吃羊肉,民间认为吃羊肉可以驱寒滋补,益气补虚,增强御寒能力等。
在大部分北方地区,这个时候天气变得异常寒冷,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或者羊汤成了最佳饮食,后来也就形成了大雪节气的传统饮食。在内蒙古包头地区,有“小雪杀猪,大雪宰羊”的说法,每到大雪节气,就是宰羊准备年货的时刻,一些人家会在节气当天吃现宰的羊肉。
2、狗肉
浙江温州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说,这里的香肉指的便是狗肉。狗肉在民间被认为是有暖胃、改善手脚冰凉等功效,作为一种滋补方式,深得部分人的喜爱。传言在过去,温州地区还有将狗肉作为产妇滋补佳品的习俗。
3、红黏粥
除了肉食,在山东北部的一些地方,大雪节气的滋补美食还有红黏粥,也就是用小米、红薯以及枸杞等一起煮的红薯粥。当地有“碌砖(一种农具)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全家人待在家里喝红薯粥。
4、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是南京人的习俗。在以前,人们在过年前会储备很多食物。一些肉食品无法久存,人们就将其腌制存放,形成了如今的腌肉。每年大雪节气,南京家家户户都会买肉制作腌肉挂在门口晾晒,还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
5、兑糖儿
在浙江温州,不少人认为,冬季食饴糖对身体有好处。大雪节气前后,当地街头会出现一种“兑糖儿”的场面,即卖饴糖的小商贩(也叫“糖客儿”)专门挑担走街串巷地叫卖糖果,一边敲打糖刀,一边吆喝卖糖。“兑糖儿”场面,在不少影视剧中都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