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冬至节气的特点是什么,供大家参考。
冬至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冬至节气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日照时间短。2、气温走低气候寒冷。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而且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的由来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20_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三侯物候特点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麇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养生吃什么
1、羊肉
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羊肉中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因而苏州人坚信,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
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煮过肉的汤是滋补身体的佳品。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
不过羊肉虽好,但也不能吃太多。吃羊肉时,最好同时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如白菜、土豆等,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说,羊肉不宜食用。
2、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养肺,适合“白色养肺”的五色进补。
最好采用热水煮来吃,亦可使用花茶来煮味道更新鲜,放些低热量的蜜糖增加口味;而有馅料甜汤圆本身已具有甜味,可以不需要额外放糖。另外,可使用红糖及姜片煮汤圆以去除寒气,也可额外放些无糖冻、无糖椰果增加饱足感及减少热量摄取,或放入桂圆、红枣、白木耳等食材,增加营养素含量。咸汤圆可多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摄取也是不错选择。
汤圆虽好,但别贪吃。这是因为糯米虽然可以开胃调虚,但做成汤圆,质地细腻了,不宜被肠胃消化。吃汤圆时应细嚼慢咽,一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不宜餐餐连续进食,且不要食用过烫的汤圆,以防口舌烫伤。
3、馄饨
冬至吃馄饨,夏至吃面条,这是民间根据时令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相传,苏州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纪念大美女西施。还有一说,汉朝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且不管传说不管真假,馄饨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呢,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蛋白质种类齐全,有馅有皮,能起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了单一食物的营养价值。
馄饨的馅料一般以虾仁、猪肉、蔬菜、姜等构成。蔬菜种类可以是香菇、白菜、芹菜等,不妨能按照自己的口味随意进行选择。馄饨的汤料不妨能加鸡汤、紫菜汤也可以,也能是西红柿汤。早餐吃馄饨营养丰富,而且开胃。假如感觉只吃馄饨太单调,不妨按照自己的口味搭配一点小菜,营养均衡、能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