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老黄历 > 24节气 >

大寒节气有哪些风俗

时间: 跃瀚 24节气

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寒节气有哪些风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大寒节气有哪些风俗

大寒节气有哪些风俗

大寒的风俗有大寒迎年、吃糯米饭、尾牙祭、吃腊八粥等。

1、大寒迎年: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节气由于近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家家都在忙过年,这就是“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2、吃糯米饭:大寒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3、尾牙祭:尾牙祭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风俗,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所谓二月二(古时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民间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

4、吃腊八粥:腊八节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节日,这节日习俗是吃腊八粥。腊八这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和佛陀成佛有关,清代苏州文人李福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大寒节气的由来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当太阳黄经达300度是大寒节点。

大寒节气有什么特点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养生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鸡汤

到了大寒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羊肉

寒冬来袭,少不了防寒御寒的佳肴,羊肉就是其中之一。《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功效。从古至今,羊肉都是冬季进补的食疗佳品。

苹果

大寒节气是容易抑郁的时节,不妨常吃苹果。身体在制造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快乐荷尔蒙时,维他命C是重要元素之一。缺乏维他命会令人抵抗力减低,严重还会导致抑郁。多吃苹果及其他含维他命C的水果,均有助提升情绪。由于将近一半的维他命C都是分布在果皮上,因此连皮吃效果更佳。

橘子

冬季来了,天气寒冷,从养生角度来说宜吃温性补肾的水果,满大街黄澄澄的橘子正适合。橘子的果肉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膳食纤维及果胶,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多种心血管疾病,还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的功效,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病症。一般来说,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胃寒、冬天怕冷、贫血、月经量多的人比较适合吃橘子,特别对经常服用降压药的老年患者有补钾的功效。

大寒节气有哪三候

大寒三候是: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17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