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老黄历 > 24节气 >

霜降的寓意与风俗

时间: 梓炫 24节气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霜降的寓意与风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霜降的寓意与风俗

霜降的寓意

霜降既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水汽凝结的节气。虽然名为霜降,但这个“霜”并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表示此节气要“降霜”,只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而已。

随着霜降的到来,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一步跨进了晚秋时节,冬季的脚步也渐行渐近,仿佛在悄悄地宣告着它的到来。

霜降的风俗

1.吃柿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此期间,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的说法是,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易感冒、流鼻涕。其实,只是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

2.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很多地方在这时举行菊花会,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北京地区的菊花会多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举行。菊花会的菊花不仅品种多,而且多为珍品。有的散盆,有的数百盆四面堆积成塔,称作九花塔,红、黑、蓝、白、黄、橙、绿、紫,色彩缤纷。品种有金边大红、紫凤双叠、映日荷花、粉牡丹、墨虎须、秋水芙蓉等几百种以上。文人墨客边赏菊,边饮酒、赋诗、泼墨。

还有一种小规模的菊花会,是不用出家门的,主要是早些时候富贵人家举办的。他们在霜降前采集百盆珍品菊花,架置广厦中,前轩后轾,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摆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为序,鞠躬作揖祭菊花神,然后饮酒赏菊。

3.祭祖

霜降期间,农历的十月初一在民间为传统的祭祖节,又称“十月朝”。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祭祖节又叫“烧衣节”。

霜降是什么意思

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霜降是反映物候变化的一个节令,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10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九尺一寸六分,相当于今天的2.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戌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九月,也叫戌月。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不仅有苏轼被霜降时节的美景所吸引,不少文人雅士纷纷作词赞美。

霜降节气概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