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风俗和象征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寒露茶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露的风俗和象征,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寒露的风俗
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赏枫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秋钓边
因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吃花糕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吃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此时的柿子恰好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时候。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经常食用有利于补虚、止咳、利肠、除热。
吃螃蟹
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
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
寒露的象征
收获和感恩
寒露还代表着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时候,农民们忙于收割成熟的庄稼,把辛勤劳动的成果带回家。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感恩,也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庆祝。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努力工作最终会获得回报,而感恩和满足是幸福生活的关键。
中国古代的节气文化源远流长,寒露也不例外。寒露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诗词歌赋和绘画艺术的灵感之源。它启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这显示了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文学和艺术传承价值观念。
寒露的气候特征
“寒露”是深秋的季节,而“寒”字最早出现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是农历的开始,秋天的结束。当太阳落山时,一切都完成了。寒冷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星在换季,代表升阳的“大火星”已经西沉。
进入寒露节气,白天变短,夜晚变长,日照减少。热度慢慢退去,寒意逐渐增长。昼夜温差大。早晚稍感寒意,空气相对干燥。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有一定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雷暴已经消失,只有云南、四川、贵州部分地区还能听到雷声。随着寒冷的到来,是时候添衣了。
寒露的含义主要体现
1、气温下降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秋季进一步深入,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增大,意味着寒冷天气的到来。这标志着秋天进入了后期,冷空气逐渐增强。
2、露水凝结
寒露的名字中包含了"露"字,意指在早晨或夜晚,地面上会有露水凝结,表明湿度逐渐减小,气候逐渐干燥。
3、农事活动
寒露时节,农民开始进行秋季农事活动,如收获秋季作物,准备冬季储备粮食。这是一个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时间节点。
4、健康养生
由于气温逐渐下降,人们需要开始关注保暖和健康,以防止感冒和其他寒冷天气引发的健康问题。一些养生方法和食材也与寒露节气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