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历史杂谈 >

对联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时间: admin 历史杂谈

对联为何独占民间文学鳌头,对联的三大特点五大用户群。

对联也叫楹联,关于历史脉承在此文就不再提及了。对联这一形式在明清一朝算是一个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有明代的解缙和清代的纪晓岚,比如毛主席引用过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联就出自于明代大才子解缙。其实说到对联,明末清初还有一人,也堪称对联界的扛把子,大哥式的人物,那就是金圣叹。

比如他的绝命联:中秋八月中。据说上联是一个和尚写的是:半夜二更半。

补充一下,金圣叹的终生成就是在文学评论,而非对联。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联无任何历史地位,只是文人的闲余的文字游戏而已。

时过境迁,如今对联已势成燎原,这些是有历史原因亦有现实的原因的。此篇文章来发一发古今幽叹。

对联有三大特点,亦有四大用户群体。

特点一:无复杂的格式,易学易写,易入门。

对联可以写成任意长度,上下各一字也可以叫对联,上下写成100字也可以叫对联,上下联不相等也可以叫对联,对联不象诗、词、赋,骈文,有很多的条条框框,比如韵、格律。

对联,简单易入门,束缚性比较小。

特点二、对联虽有雅俗之分,但雅俗共赏

基本上凡识字者皆可写对联,这样就让人快速入门,并且有成就感,至于俗和雅,各有各的爱好人群。

但世上终究是下里巴人多,而阳春白雪少,再加上现在的是互联网时代,讲究快餐文化,“俗”不但有用户基础,并且有更大的用户群体。

特点三、对联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诗词、文章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对联却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文化,比如春联、婚联、丧联。

或者名山、景点,均会在相关的地方配上对联,一来可以增加人文气息,二是也可以陶冶心性,相得益彰。

从建国开始到现在,对联的人群,据我的个人分析认为,一共有五大主流人群,形成现在的庞大的对联写作用户和观赏用户。

第一类人群:下乡知青

中国的文化知识分子在这个时间其实是有一个小断代的,发生时间大约要从1959年到1976年间。

这个时间段的知识分子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知识分子或者其后代被下放到农村、其他偏远地区进行劳动改造,这个专业名词叫做“知青下乡”。

知青的标签是:大部份是地富反坏右的后代,史称黑五类,臭老九,特点是:家学渊源(并不一定是指在文学领域,还有其他各种领域)。这是特殊时代的趋势而形成了的一种历史现象。

第二类人群:写大字报的红卫兵

红卫兵的典型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他们的出身按当时的阶级划分的话,多半是贫农子弟,贫雇农子弟。不过也有专业的文人。

这类人群在当时的大势中,可谓是呼风唤雨,真的算得上个人物。他们的年纪基本上都出生在50年代。有很多聪明的红卫兵借势上坡,混得风生水起。

论特点:书读得不多,干的都是狠活。

第三类人群:科班中文系

改革开放后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文学爱好者。

我98年上大学,2001年毕业,以这个参考年份为准绳,现在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按本科毕业的标准来说,知识结构很多局限于书本上,自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过深的并不多。

如果没有家学的,这些人呈现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古典文学根基不深。

并不是指全部,只是以统计学的概念上来论。如果你不信,你随便拿篇古文给他们解,他们未必搞得清“之乎者也已焉哉”这七个字的明确用法。

第四类人群:商业文化人

文学商业化的商业投资人士。这类人准确来说,只不过是金钱提供者,绝大多数是附庸风雅而已,本质上他们对文学是没有什么研究的。

但从个人兴趣爱好来说,他们确实喜欢文学,如今有钱了也有时间,自然的愿意为文学做点实事。

这是好事,人总要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第五类人群:民间人士

这类人士如果要按照古代的人群划分,就是道士、和尚之流。

他们包承了农村里的红白喜事,因此对联是一定要写的,这些人有很多毛笔字写得好的,再加上能撰写一些合景的对联,非常合乎时宜。

但这类人士一般文学修养并不高,绝大部份的水平是都是把句子写通,抄一抄一些古今名联,基本上是这样对着干。

反正农村懂的人也少,只要是能糊在墙上,就算是很厉害的人。而老学究一般少之又少。前几年我们村里死了一个老人家,是个男的,不知道那个写对联的是抄错了还是怎么样,联中写了个“宝婺西沉”的词语贴在大门上。

结果被他的女婿看到了,逼着那个人重写,然后放鞭炮道歉才了事。

总结

在这五大人群中,目前跃在楹联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当属第一类人群和第二类人群。

这类人现在的年纪基本上在60-80岁之间,经历了中国历史的阵痛,体验过最苦难的知青岁月,吃过糠菜,背过黑锅。

但也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福利,迈入老年,日子但也过得优衣渥食,自由自在。

但老了,总得找点事情做,对联就是他们最大的爱好。当然,也有去学诗词的、学书法的。

对联这东西,无论哪一朝哪一代,都没有标准的教科书。只有口传,或者寻章摘句去从历史遗留下来的对联去论证,所以对联一门,可谓八仙过海。

楹联能如此蓬勃兴起,独占民间文学的鳌头,实乃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的原因,大家富起来了,有钱了,才有可能有更多精神上的追求,这也是大国气象,文化盛世。

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