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历史杂谈 >

七窍玲珑心指什么人(历史上比干真的有七窍玲珑心)

时间: admin 历史杂谈

在中国古代,最容易搞混淆的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则是《封神演义》。

原因主要是这两本书的受众喜欢程度太过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结果使得,演义中的人物比历史上的实际形象更为真实。

但是,喜欢归喜欢,我们还是有必要在喜欢的基础上,搞清楚一些人物的历史本源和艺术虚构的区分。

今天,笔者主要谈谈在《封神演义》中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死的?

为此,我们需要厘清4个要点:

第一个是《封神演义》中的比干是什么形象?

在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比干的职位是商朝的丞相(《封神演义中妲己对纣王称之为亚相》)。

不过这个丞相的说法,当是谬误,原因是商朝时期,应该没有丞相这个官职。

根据史料记载,有关“丞相”的最早出处,来自《史记·秦本纪》和《史记·樗里疾甘茂列传》,前者有记载曰:“(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另外《汉书》也记载曰:“相国、丞相,皆秦官。”

严格来说,商朝的官职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为商朝帝国服务的内服官,一类是帝国之外的外服官。

在内服官中,级别较高的三个位置,分别是“尹”、“宰”、“卿事”。根据比干的级别,他应该是“尹”。

比如著名的伊尹。伊为姓,尹为官名。至于说伊尹被拜相,这都是后世的说法,根据史学家的分析研究,战国之前,“相”不过是辅佐的意思,还不是正式的官名。

在《封神演义》中,比干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他是一位刚直不阿、忠诚商王朝的大臣,对商纣王被妲己迷惑是心如刀割,对国家的倾危是日夜悬心。

第二是所谓的“七窍玲珑心”到底是什么心?

按说每个人原本都只有一颗心,而且这颗心都一样,但《封神演义》是一本想象力非常大胆的书,作者让比干长了一颗与众不同的心脏,即七窍玲珑心。

什么是七窍玲珑心?听起来如此玄乎,其实很简单,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就曾经说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

所谓多一窍,就是多一个心眼。说白了,就是比干长着一颗有7个孔的心脏,而且这颗7孔心脏非常轻巧精致,犹如宝石,是一宝也!

不过根据《演义》中的表述来看,比干之心的神奇,则全赖妲己之虚构,目的是为了说服纣王,坑害比干而已。

结果纣王召见比干,借用其心,比干只好用剑自剖腹部,取出心脏。比干因此而死,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则被纣王令人做汤,给妲己喝了。

说到底,比干之七窍玲珑心,并非有什么神奇功能或疗效之心,而是一颗对商王朝的赤诚之心,如此而已。

第三是历史上的比干是什么形象?

比干生于前1110年,卒于公元前1047年。其父是商王帝文丁,其兄是商王帝乙。

帝乙有4个儿子,分别是微子启、微仲、子期、帝辛。

帝乙死后,帝辛继位,即著名的商纣王。

作为叔父的比干,身为商王朝的两朝重臣,对商纣王当然是尽心辅佐。

但是商纣王是一位好战的君主,史载中说他更是力大如牛,武力过人。

商纣王四处征讨,导致民疲国穷,因此比干劝谏商纣王要休战养民。

尤其是征伐大国徐夷,虽然取胜,但是数年战火,商朝也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损失极其严重。

可是商纣王却不管不顾,还要继续发动战争。结果搞得天下诸侯怨气很大,周则联合诸多诸侯造反了,组织联军攻打朝歌。

在此危局之下,商纣王似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和严重性,但是有人意识到了,即比干。

比干认为,当时商朝的主力在外征战,尚未回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组织朝歌的各部落俘虏及有限的军队死守朝歌,等在外的部队回师归来,则可里应外合,就能击溃周联军。

但是商纣王好大喜功,自以为是。不但不听比干之劝谏,更以乱其军心之罪将比干处罚,将其诛杀。

之后,商纣王组织朝歌之各部落俘虏等众,多达17万之众,浩浩荡荡来到牧野,与周联军对抗。

结果,本身就是俘虏,全部临阵倒戈,商军惨败,商纣王自焚而死。

不过这两人虽然死了,但是后世的情况却反差巨大。商纣王被看作是一代昏君的代表,而比干则被誉为千古贤臣。

更有光照千古的四个“天下第一”,分别为天下第一仁、天下第一庙、天下第一墓、天下第一碑。

尤其是最后这个天下第一碑的价值非常大,因为比干庙中石碑上的四个字“殷比干莫”,乃是伟大的孔子在55岁途径牧野时以剑所书。

第四是历史上的比干真是因挖心而死吗?

根据以上的史料,我们已经弄清楚,《封神演义》中的比干乃是在妲己的引诱下、商纣王的逼迫下、比干自我挖出心脏,最后结束了生命。

不过在演义中,比干如此作为,却也是为了自证忠君之心。

如此说来,演义虽是演义,但是对比干的核心价值观并未敢进行篡改。在这一点上,与历史记载倒是比较吻合的。

在正史上,比干乃是因劝谏纣王而被诛杀。目的都是一样,劝谏君王,忠诚君王。

比干之所以得到后世的推崇和孔子的敬仰,大概就是因为他身上的这种品质。

忠诚,是为人臣者最重要的品质。离开了忠诚,一切都是要免谈的。

但是怎么来表现忠诚呢?

难道是看着君王在犯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吗?看着他自我毁灭而不管不问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要怎么做呢?作为臣子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劝谏,而劝谏的最高级别就是以死相谏。

在古代,能以死相谏的臣子是值得纪念和赞誉的,也是历朝历代帝王所推崇的,因为死谏是对君主的忠诚最直接的表现方式。

即便当时皇帝不喜欢,但是以后皇帝还是会喜欢的。

所以说,在古代的价值概念里,忠诚之心,死谏之心,爱国之心,才是真正的七窍玲珑心。

1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