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四大猛人都是谁(史可法、袁崇焕、洪承畴及吴三桂)
晚明四大名将,为何除了史可法,其他3人都毁誉参半!
大明在崇祯手上灭亡,一直让人唏嘘不已,因为崇祯是一个勤政皇帝,他上台后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要将摇摇欲坠的大明挽救回来,但却成了一个亡国之君。
崇祯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局面,在这个时期,大明涌现出了不少名将,但这些名将大多是毁誉参半的。
一、史可法
文友文天祥,武有史可法。
文天祥因为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名句,让大家耳熟能详,他誓死抗元、至死不降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感动,让史可法和他并列,也体现了人们对史可法的高度赞誉。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抗清将领,在崇祯皇帝自杀后,他扶持福王朱由崧做了皇帝,继续和清军作战。
史可法一心想要挽救大明,将清军从大明国土上赶出去,但南明内部为争权夺利党争不断,史可法气愤之下率兵离开了南明朝廷,前往江北和清军作战。
由于南明实力较弱,再加上内部不团结,他们很难是多铎的对手。
多铎率领清军将扬州城围困后,由于敬佩史可法是一个忠勇之士,所以多次派人劝降史可法,多尔衮也亲自写信劝降史可法,但都被史可法拒绝了。
投降大清,以史可法的名气和多铎等人对他的敬佩,他定会获得高官厚禄和一个不错的结局,但史可法的心在大明。最终扬州城被多铎攻破,史可法也以身殉国。
二、袁崇焕
袁崇焕是崇祯时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他率领明军多次击败皇太极,是皇太极始终无法攻破明军防线进入关内。
袁崇焕可以看作是崇祯时期大明最坚固的一道长城,有他在,即使明军无法除掉大清这个强敌,但也绝不会让皇太极等人轻易打进关内,占领大明国土,可惜的是,崇祯自己毁掉了这道长城。
皇太极无法突破袁崇焕防守的宁锦防线后,于是听从谋士范文程的建议,借道蒙古,从龙井关、大安口进入关内攻打大明,这时候袁崇焕急忙率兵前来救援。
由于清军是孤兵深入,没有后援,所以在大明援军不断到来的情况下,他们最终输给了明军,被迫撤军,京都之围解除。
但清军却在这时候传出假消息,说他们进入关内是袁崇焕故意放他们入关的,这让崇祯信以为真,借此杀了袁崇焕。
当然袁崇焕自身也犯过一些错误,如他擅自杀害大将毛文龙、和清军议和等,但冤杀袁崇焕却给崇祯带来了致命灾难,首先是他失掉了一员忠心耿耿的大将,其次是他让其他大将心寒和害怕。
例如崇祯手下的大将祖大寿,在崇祯杀掉袁崇焕后,他就率兵逃了回去,由于忠于大明他始终没有背叛大明,依然在边境抗击清军,但崇祯召他入京,祖大寿却不敢前往。
还有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吴三桂也怕率兵去救援会遭遇袁崇焕的悲剧,所以故意拖延,以至他还没走到北京,大明就亡了。
杀袁崇焕让崇祯失去了大将对他的信任。
三、洪承畴
洪承畴也是崇祯手下一名比较出色的大将,他原本替崇祯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都被他打到了只剩下十八骑,若再给他假以时日,很可能就没有之后的李自成了。
但是崇祯杀了袁崇焕之后,需要一个大将去对抗清军,而洪承畴是他手下唯一能和清军对抗的人了,所以他将洪承畴调往宁锦地区对抗清军。
洪承畴这一走,使李自成等人有了喘息的机会,又迅速壮大了起来,同时由于大明内部斗争不断,他们给洪承畴的支援不够。
最后导致洪承畴输给了皇太极,自己也兵败被俘。崇祯原本以为洪承畴会以身殉国,却没想到洪承畴竟被皇太极劝降了。
洪承畴是大明的高级军事将领,对大明的军事防务相当熟悉,再加上洪承畴对大明的地形地貌、军队部署也非常熟悉,所以他给清军入关提供了很多帮助。
洪承畴投降清军,使他背上了叛徒的骂名,但他在清军入关中作战中,劝降了不少地区,为减少杀戮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吴三桂
洪承畴和祖大寿投降后,吴三桂手中的关宁铁骑就成了大明最后一支精锐部队了。
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崇祯命令他率兵勤王,但吴三桂故意拖延行军,致使他还未赶到北京大明就亡了。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想招降吴三桂,吴三桂也有投降李自成的意愿,但得知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抢占了自己的小妾陈圆圆后,愤而大怒,率兵对抗李自成。
李自成的实力在吴三桂之上,所以在他的亲征下,很快就打败了吴三桂。
危难时刻,吴三桂向多尔衮求援,并和多尔衮联手击败了李自成,但吴三桂这一投降,让清军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关内。
同时,吴三桂为了获得多尔衮的信任,更是奋力的攻打南明政权,永历帝逃到缅甸,都被吴三桂追至杀害。
吴三桂因此获得了清朝政府的信任,并成了实力雄厚的藩王,但实力壮大后,吴三桂却有了谋逆之心。
康熙亲政后,开始削藩,这一事件成了导火索,吴三桂联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起兵造反,史称三藩之乱。
吴三桂为了获得天下百姓的支持,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但他杀永历帝一事,让大家对他恨之入骨,没有百姓肯帮助他,反清复明人士也对他是嗤之以鼻。
最终在吴三桂病逝后,他的残余势力皆被康熙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