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简介及个人资料(刘秉忠生平主要事迹及评价)
1271年,一个和尚拿着一本《易经》找到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忽必烈,告诉他,如今天下大定,自应“附会汉法”,才能收服四方人心,建立千秋基业,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更改国号。
忽必烈深以为然,听取了和尚的建议,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
至此,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开始了自己历史使命。而为这个王朝定名的和尚,就是忽必烈的“头号智囊”刘秉忠。
隐退待时,得遇高僧
刘秉忠的家世比较特殊,刘家本是祖籍江西瑞州的汉人,却世代在辽朝为官,成为官宦大族。
后来刘秉忠曾祖父又担任金朝邢州节度副使,举家迁于河北,刘家便在邢州落地生根。刘家历侍两朝,家世显赫,刘秉忠也是自幼被家族寄予厚望,又少年聪颖,饱读经史,故而名震地方。
但是刘家毕竟是汉人,又掌握地方大权,所以到刘秉忠13岁时,就被金朝要求前往都元帅府作为人质。
都元帅府是金朝最高的军事机构,刘秉忠虽为“质子”身份,却因祸得福,能够接触到一些金廷的军事高官和要员。朝廷大员的指点江山,也在一定程度震撼了这位少年郎的内心,刘秉忠的野心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埋下种子。
17岁,刘秉忠凭借家族关系,担任了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但是这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却让刘秉忠抑郁成疾,感叹“吾家世代为官,吾辈怎能甘为执笔小吏”。
恨自己生不逢时的刘秉忠干脆封金挂印,弃官而去,跑到武安山中等待时势之变。也正是在此时,刘秉忠遇到了被誉为“再世惠能”的高僧虚照禅师。虚照禅师深爱刘秉忠之才,招其为座下僧徒,并赐号“子聪”。
奉召出山,布衣谋士
刘秉忠跟随高僧研习,精通儒释之学,通晓天文地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也深有所见。虚照禅师知道刘秉忠非池中之物,并让其出寺云游,博览天下。
忽必烈久闻刘秉忠贤名,便邀其入宫相见。刘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又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忽必烈大喜过望,认为自己终于觅得大贤,便让刘秉忠常伴左右。
而事实证明,忽必烈身边不缺文武能人,但能够有放眼天下,谋划千秋格局的,只有刘秉忠一人。蒙古人出身游牧,虽然骁勇善战,却性情暴虐,大军每过之处,屠城之举常有,天下皆怨。
在刘秉忠跟随忽必烈出征大理和南宋的时候,就向忽必烈进言“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刘秉忠劝谏忽必烈,征服天下容易,收服天下人心却难,忽必烈听从刘秉忠之言,严令全军“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
在忽必烈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刘秉忠以布衣身份参与谋划军政要务,被誉为“聪书记”。刘秉忠的出现,弥补了蒙古人尚武而少谋的弱点,忽必烈更是对其言听计从,“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布局天下,千秋之功
元朝建立后,刘秉忠更是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对民,他心系天下苍天,深知百姓疾苦,每有制度颁布必考虑百姓所求;
对君,他为元世祖忽必烈献上了“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给元朝制定了完善的政治制度;对官,他举荐前朝贤士旧臣,选拔山野遗逸之士。
但此时的刘秉忠“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他保持着自己的僧人做派,孑然一身,不图名利,平日只以闲谈诗赋为乐。
只是元廷的大臣看不下去了,上书忽必烈,说刘秉忠德优功高,却还身穿布衣,让大臣们都羞愧难当,请求“正其衣冠,给以厚爵”。忽必烈也深以为然,加封刘秉忠为光禄大夫、太保,并亲自为其赐婚,赏赐宅邸。
之后的刘秉忠不仅制定了朝廷礼仪、百官服饰、官吏制度这样影响元朝及后世朝代百年的制度,还负责主持元大都的修建,也是后来明清百年都城和现在北京市的雏形。
1274年,59岁的刘秉忠无疾而终,忽必烈闻讯大悲,追封刘秉忠为赵国公。刘秉忠是元朝第一汉臣,也是第一文臣,元朝97年间,汉人位列三公者,仅刘秉忠一人。
淡泊名利,志在何方
“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大计业已成,勋名照简牍”这句对刘秉忠的评价,是姚广孝说的。同为和尚,同为搅动天下的奇才,姚广孝一生都将刘秉忠视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按着刘秉忠的道路步步为营,最终成为靖难首功,永乐名臣。
但是刘秉忠和姚广孝却又有本质的不同,姚广孝拒绝朱棣的赏赐,也拒绝御赐还俗,甘心做孑然一身的僧人,他图的,是向自己证明自己。
而相较于姚广孝,刘秉忠却显得“六根不净”,他对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赐来者不拒,金银府邸尽收,让其还俗就还俗,赐婚也乐在其中。
是刘秉忠的格局要低于姚广孝一筹吗?其实不然,刘秉忠所图的,却是姚广孝所难以企及的。从最初志在名利的少年,到劝阻忽必烈屠城,刘秉忠的理想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
刘秉忠每逢决策并先考虑百姓,心中念的是天下苍生,而姚广孝却为朱棣一人而让天下苍生陷入战火之中。姚广孝是毒士,而刘秉忠则是真正的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