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冷漠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在降低)
老人倒地“要不要帮忙”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人们主要在老人摔倒时是否帮助他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碰瓷”现象越来越多,许多人因为一时的善良而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根据社会新闻报道,人们被分成两组。一个团体认为,老年人跌倒时应该得到帮助,因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佳。如果长时间不注意地倒下,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死亡。
还有人认为,如果帮不上忙,工资不够帮一个老人,就是怕碰瓷。
两派争论不休,各有各的道理。有的人可以认为,当今的社会见死不救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数据时代的悲哀,更有人极端地认为自己这是作为一种思想道德的败坏。
但是中国自古以来,无数的例子告诉学生我们,好心未必有好报。
这麽多的例子,“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面对社会问题,我们怎敢大胆伸出援手?
个人的自身原因
将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
其中的“本我”指的就是通过生物人属性不同的人,也就是人最原始的状态,“本我”拥有最原始的本能、冲动系统以及学习欲望,“自我”指的就是社会人属性信息的人。
“自我”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在社会生活中会学习生存规律和社会契约,“超我”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它是指人们的良知和个人道德规范。
例如,当我们决定做某件事,尤其是面对选择的冲突时,我们会首先权衡利弊,然后考虑我们如何既能被社会接受,又能保护自己,最后,在自己的心中找到安慰。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本我”比“超我”更好的人,这样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别人的生活与自己的关系不是很强,他们认为自己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超我”认为个体要救死扶伤,是因为我们这是一个道德和良心的准则。
但这个问题时候,“本我”会跳出来告诉学生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后“自我”会对这两个不同想法可以进行分析选择,权衡发展利弊,择其一,或是救死扶伤,或是为了明哲保身。
个性化社会:缺乏社会认同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受经济发展影响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逐步崩溃,社会正日益成为一个冷酷无情的陌生社会。
社会学家西格蒙德鲍曼曾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陌生人,所以它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陌生世界。我们都生活在陌生人之中,实际上我们是陌生人。”
生活在现代社会,受到社会秩序的影响,我们开始失去原有的人文关怀精神,在理性的指导下,争取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实现个人价值,这些个人追求,使人们彼此冷漠、猜疑和怀疑。
人与人之间社会信任的丧失
通过心理教育学家的观察研究发现,个体的冷漠行为会受到集体冷漠行为的影响。
例如,在路上我们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
闻名生理学家约翰·巴利与比博·拉塔,做过一项无关道德的试验:
介入试验的被观察者共732人,他们被分为3人一组,或许1人一组,加之一个试验的知情者,4对1,和1对1 的体式格局与假扮癫痫的病人保持距离,并且通过对讲机进行通话。
研究结果显示,在三对一组中,仅有30%的人会向上报告癫痫患者的发病情况,而一对一组报告癫痫发病的几率高达85%。。
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个体单独面对危险时,他们的责任感要比集体面对危险时高得多。
总而言之,社会群体的冷漠会导致个体的冷漠,所以当我们责备他人道德沦丧时,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看看在不同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