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历史杂谈 >

弥渡山歌是哪里的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弥渡山歌介绍)

时间: admin 历史杂谈

弥渡民歌,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弥渡民歌,云南省弥渡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清嘉庆初年《滇系》所记“山歌九章”有力地证明了弥渡民歌的悠久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一批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知名度较高的民歌品类。

弥渡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以民族分类可分为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两类,以音乐体裁则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类型,曲调较为丰富,旋律婉转悠扬。

追本溯源,弥渡彝族的《打歌调》应是弥渡民歌的源。彝族是弥渡的土著民族之一。

据传说,在远古的一次部落战争中,彝族被外族围困在一座山上,头领就让彝族士兵在山顶烧起大火,列队围着火堆.

随着有节奏的脚步声和拍打羊皮褂的声响转圈唱歌舞蹈,使对方误以为彝族人马众多,早已严阵以待,不敢进攻,反而立即退兵,从而挽救了彝族的命运。

为了纪念祖先的功绩,从此,这种舞蹈就传承了下来,演变成了后来的打歌调。其实,《打歌调》的渊源可追溯至古代的“滇歌”“西南夷歌”“踏歌”等。

从汉武帝的“有事西南夷”以来至唐南诏天宝年间的两次战争,以及元、明、清时代的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

大量的中原汉民族带来的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与南诏文化相互吸纳融合,使弥渡民歌的萌芽发展有了可能。

《蛮书》载:“南诏境内各民族,‘俗好饮酒歌舞’”及《南诏图传》中“芦笙赛祖,毡帽踏歌”的描绘,证明弥渡在这一时期,已有了广泛的民间歌舞活动。

清嘉庆初年《滇系》所记“山歌九章”有力地证明了弥渡民歌的悠久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等一批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知名度较高的民歌品类。

由于弥渡民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公众性以及它的感染力,其传播不但在县境内广为流传,其代表作在国内外也具有影响力。

也正是弥渡浑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歌文化底蕴,孕育了弥渡民歌《小河淌水》词曲,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良好的体现,同时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弥渡民歌以师传、家传、自学为传承形式。随着社会发展和老一辈民间歌手相继去世,弥渡民歌的传承出现了断层,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危机。

为此,弥渡县委、县政府已经提出“借助‘小河淌水’品牌,建设花灯文化名县”的文化发展思路,修建“小河淌水”意境区、对歌场,编辑出版《弥渡花灯民歌》中小学乡土教材。

发行原生态《弥渡民歌选辑》DVD,《弥渡行》VCD,举办民歌对唱大赛等活动,为弥渡民歌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