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养生忌讳
三伏分别是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伏天的养生忌讳,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三伏天的养生忌讳
忌:不开窗通风
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较差的空气质量容易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忌:空调对着吹
对着空调直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椎问题。
建议:夏季空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吹空调时最好搭个披肩。
忌:大口急喝水
夏季人体出汗多,大口急喝水会使水分快速稀释血液,加重心脏负担。
建议:每次喝水约200毫升即足够,注意少量多次补水。
忌:过度喝冷饮
适量冷饮可以解暑降温,过度食用的话会导致胃黏膜下血管收缩,引发胃病。
建议:适量食用冷饮,补水以温开水为宜。
忌:冲洗冷水澡
冷水的刺激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
建议:洗澡水温以35C~40°C为宜,洗澡时间不宜过久。
忌:情绪不稳定
高温易使人心浮气躁,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建议:保持心情平和,情绪激动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坏情绪。
三伏天如何防病
多酸多甘、补气去火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状态,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以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炎炎夏日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最佳选择有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应防中暑、胃肠感冒、晒伤等疾病
三伏天艳阳炙烤大地,正逢暑假,出行人群热情不减。专家建议,出行还需谨记以下事项:
1.中暑为夏季多发及高发病。表现为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等。夏季中暑原因除了高温、高湿及太阳直射外,还有过度疲劳、缺水和睡眠不足及身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2.胃肠感冒主要是由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在喉部着床发炎后,会顺着食道流入胃肠。人体本身对其具有一定抵御作用,但若此时机体消化功能虚弱兼脾胃不和,就会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反应:食欲差、泛酸、烧心以致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
3.为预防上述中暑、胃肠感冒等症,出行常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药品,同时长时间在阳光下应注意防晒。
三伏天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1、防湿健脾胃
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
2、温水泡脚
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
3、保证良好的睡眠
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有助机体自我修复,是保证机体良好运转的基础,是天然的祛湿药。应当顺应天时,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于11点入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过一小时,还要切记贪凉,忌在温度很低的空调屋或潮湿的地上睡觉,也不可迎窗而睡。
4、多喝姜茶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中伏养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不要在车内长时间开空调
我们都知道,夏季开车的时候,直接照射到太阳,所以车内的温度是非常高的,一般人都会选择打开空调设备来降温。其实在开车的过程中开着空调是没有问题的,而如果要在车内午休,最好不要开空调。
这是因为开空调的时候,汽车内部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而氧气是有限的,总有被呼吸完的时候,如果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可能会导致窒息或者有潜移默化伤害大脑的隐患。
2、吃完饭后不要立即洗澡
夏季温度高,在吃完饭后会出大量的汗,所以很多人在用餐后直接就洗澡了,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
这是因为我们在吃完饭后,心脏需要分配足够的血液进入胃部,帮助胃部消化食物,而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立即洗澡的话,血液会集中流向四肢,如此一来就会造成胃部血液供应不足,将会直接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另外,饭后立即洗澡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眩晕感。
所以,大家夏季吃完晚饭后,最好不要立即洗澡,可以去户外适当的散散步,帮助胃消化后,再进行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