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历史杂谈 >

李白最长的诗是什么名字(这首诗标题56字全诗才20个字)

时间: admin 历史杂谈

李白最长的一首诗:标题56字,全诗才20个字,却满篇尽是愁思。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只要说起诗词,李白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谁叫人家就是有这资本呢?

据说现在李白诗集收录的诗歌达到了一千多首,既高质量又高数量,也很符合李白诗仙的称谓了。

这么多首诗,总有那么几首比较不为人所知,而且有的诗乍一看上去还比较新奇有趣,比如那些标题长得不像话的诗。

全唐诗第178卷第25首的试题是这样的: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相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就这一个标题,整整56个字,这是断好句以后的样子,向我们详细交代了写这首诗的背景。这里的张相公指的是唐代的宰相张镐。 

公元758年,此时唐肃宗刚继位两年,之前参与过安史之乱的叛臣史思明因为形势所迫,向朝廷请求投降。

张镐心知史思明的叛逆之心,一心想阻止朝廷接受史思明的请降,于是写了奏折,说史思明只是一时失势而已。

要是这个时候给他机会,他以后肯定会再挑起事端,像这种人,根本感化不了。

但是唐肃宗最终没有采纳张镐的意见,因为朝廷里有很多宦官都站在史思明这边,一个劲地说史思明的好话。

而张镐一个人势单力薄,说不过人家,最后还被罢除了宰相职位,改任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这个时候,李白也刚好遇上事了,他因为之前参加了永王的阵营,后来永王兵败,李白也被问罪。

简单来讲,就是站错了队,然后被流放到了夜郎,即诗中的“余时流夜郎”。

真是同病相怜,说起来,李白和张镐也是旧友了,此前李白还为张镐写过几首诗,如《赠张相镐二首》,这是两首求助、表明心志的诗。

当时李白刚从浔阳监狱里出来,面对祖国河山沦陷于战事之中,自己也想为国效力,他雄心勃勃,想要有所作为,“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参与平定叛乱。

他知道张镐在这场战乱中所肩负的重任,将张镐比作张良,胜将复兴唐室。

因此李白在诗中严明,希望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去建功立业,贡献良策,以拯救国民于水火之中。

不过世事无常,战乱中更是如此,很快李白被判罪长流夜郎,而张镐也被罢去了宰相之位。李白听到了张镐的消息后,心里郁郁难言,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此时李白刚好走到江夏,即北武汉市武昌,而张镐的目的地是荆州,也在湖北,不过李白的目的地要更远,在夜郎。

夜郎具体在哪里,自古有许多种说法,比较主流的是在贵州,这真的是“与张公相去千里”了。

虽然题目这么长,但其实这是一首很简单的五言: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

惭君锦绣段,赠我慰相思。

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

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题目56个字,内容才20个字,确实是少见了。

而此后在经过了一段辗转流离后,在759年,李白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顺着长江疾驶而下,又回到了江夏。

之后是一段泛舟游湖,与故地之间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的日子。

同为759年,史思明果然如张镐所担心的那样,再次造反了,还自立为帝,粗俗来讲,有一种狗改不了吃屎的逆反之心。

当初不信改不过来的唐肃宗,这时又想到了张镐之前的进言,便再次启用张镐,拜他为太子宾客,后改左散骑常侍。

在张镐继续当了两年官职之后,李白死了,人们说他是醉酒捞月,失足而死,极其富有浪漫色彩。

而这时,张镐又再一次因牵连被贬,人生大起大落两次,在李白死后的第二年,张镐病逝。

从唐安史之乱以后,这些大唐王朝的传奇人物也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