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为什么衣排在第一位(衣食住行的地位排序)
“衣食住行”中,衣为什么排在了首位?难道穿衣服比吃饭还重要?
自古,中国人对饮食就有着很强的观念,甚至,还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但是,如果要和衣服比上一比的话,饮食还是稍逊一成。因为,在“衣食住行”中,衣排在了首位。
所以说,人穿衣不仅仅是为了“蔽寒暑”、防虫防风雨、遮体避羞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等作用。
因此我国古代服饰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生活条件很一般,但是,其民族服饰之精美,令人惊叹。
可见,衣服的重要性。
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不管是穿金戴银,还是绫罗绸缎,都可以随心所愿。但是,在古代,则没有如此自由,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比如:在明初,因为抑商重农,商人地位不及农民,农民可穿纱、绢和布,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和布。
然而,中华民族有着“衣冠文物的故乡”之美称。在古代,就有“衣冠之治”的说法,即:通过人们的衣服配饰穿戴,来进行对社会的管理,这也是中国在传统社会的时候,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
后来,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变成了我们国家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中国独特的礼仪观念之一。
中国的礼仪,有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很少见的现象,那就是:服装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每当政权更迭的时候,人们的服装都要更换一个款式和颜色。
而颜色的变化,则是根据五行而定。后来,颜色就被人们与一个国家的国运兴衰联系起来,所以,这时候服装的意义,就变得非常重大了。
这点,我们可以从一些词语中看出,比如说:“衣锦还乡”、“两袖清风”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苏武出使被匈奴扣押,坚守职位的故事。
而这些,都表明了:服饰在中国不仅有它原本的功能,还有象征着国家的权力,表达一个人的品质,凝结一个民族的团结作用。
不仅如此,在古代,人们的服饰还有教化人民的作用,比如:皇帝的服饰采用的颜色、花纹。另外,在服饰中,帽子也是不可缺少的。
皇帝听政的帽子采用的是垂珠,帽子的两侧也有其特殊的含义。而这些,都表明皇帝一人独尊、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和身份。
到了明朝的时候,帽饰就有了等级之分,不同等级的官员,用不同的帽饰品。等级越高,所用帽饰品就越精细,越能代表戴帽之人的地位。
而到了清朝的时候,这种以帽子区分官员等级的事情更是盛行,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也就诞生了“乌纱帽”这一说法。
除此之外,人民之间的服饰,也是有一定区分度的。比如说:穷苦百姓一般穿的是麻布、麻衣。后来,棉花广泛种植以后,穿衣则以棉衣棉裤为主。
而店小二的服饰,一般会带着一条毛巾,方便随时干活。商人的服饰一般比普通百姓用的材料好上许多,而且,也更为精致。
所有的这些,都起源于中国人的一种思想观念,那就是:做帽子就有做帽子的道理;做衣服就有做衣服的道理;做鞋子就有做鞋子的道理。
穿着这件衣服,就想着这件衣服包含的道理。而这一观念,让人们的服装从材质、颜色、花纹、服装意义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
现如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各个地区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趋于相同。而如何保留我们民族的服饰特点,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代的时候,出现了一场对人们服装的改革,这对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
在民国刚建立的那段时间里,洋装传入国内后掀起了一阵洋装热,风靡了中国社会。
虽然,这有利于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服饰的创新,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国人穿洋装则有诸多不便,可是,又想穿洋装,那么,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于是,前人想的办法是改良洋装,把洋装“入乡随俗”,使它变得符合中国人的穿衣风格。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旗袍和中山装由此诞生了。
中山装是因为孙中山先生的缘故才叫的,它基于西装的基础上,把领子改为了立翻领,在衣服的正面有四个口袋,即为我们最为耳熟的“礼义廉耻”。
它不但标志着做人的基本原则,也代表了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孙中山改良的这套中山装,十分符合中国人的穿衣习惯,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由于,它不分等级尊卑观人人可穿,配饰也是任由个人喜好搭配,因此,霎时间就风靡了各个阶层。
更加难得的是,孙中山在改良的时候,还提出了耳目一新的关于服装现代化的思想,与制作服装的四个原则。所以,中国的服饰,也在这时候走上了自由搭配的道路,从此,开启了中国服装的新纪元。
其实,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乏从外国引进后中国本土的东西消失的事例。比如说一些乐器,钢琴、小提琴等,早就已经取代了像编钟这类乐器。
就连中国人最为称赞的国球乒乓,也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而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不顺应时代发展的,就只能进入到博物馆或者历史研究里。
而这,便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服装要学会创新,吸收外国的服装精华,然后将其引用到我们民族的服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