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家居生活 >

昆明特产美食排行(来云南昆明必吃的10种美食)

时间: admin 家居生活

昆明这10种常吃的美食,居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出来你别不信,在昆明,你可能在路边随便吃个东西,都能吃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1、官渡饵块(2005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官渡饵块是一种用大米制作的风味小吃,做法十分讲究,需经过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5道古老的人工舂制工序。

这样制出的饵块黏性极大,筋道滑润,清香软糯。

2005年,官渡饵块被列入了昆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感兴趣的可以去官渡饵块传习馆观看“舂饵块”,不仅能看到制作工艺,还能现场吃到白腻香软的新鲜饵块。

2、端仕小锅 (2020年列入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端仕小锅,可以说是很多昆明人从小吃到大的记忆,云南花灯《游春》里,唱“端仕街的卤饵块油噜噜。”

刚出锅的卤饵块,油汪汪,红润润,香喷喷,滋润软糯,令人食欲大开。

2020年,端仕小锅入选昆明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寻甸牛干巴(2009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寻甸,腌制牛干巴的历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

每年霜降过后,寻甸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晾晒的牛干巴。随意走进一家回族饭店,点一盘油淋干巴,看着盘子里“嗞嗞”作响的干巴,香味钻进鼻孔,搅动味蕾。

2009年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准备将其申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4、宜良烤鸭 (2009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良烧鸭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堪称“滇菜魁首”,其中尤以宜良县的“狗街烤鸭”制作考究。

烤出的鸭,表皮呈枣红色,脆而不焦,肉质酥松鲜嫩,非常可口。

2009年,宜良烤鸭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酸浆米线 (2020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的米线,各地有不同口味、不同粗细。而对于爱吃小锅米线的昆明人来说,一般会选择吸味的酸浆米线

在官渡区西庄社区,有一家米线博物馆,传承人以昆明特有的酸浆米线传统手工艺,成功申报为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七甸卤腐 (2017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吃火锅绝对少不了的卤腐蘸水,做蘸水常用素卤腐的汁,而素卤腐又以七甸的最有名。

依托于七甸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水质,七甸卤腐品质细腻、松嫩适口。

2017年,七甸卤腐制作工艺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7、官渡粑粑 (2009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官渡粑粑的前身是胡麻饼,早在清朝年间就已享有盛名,因发源地是昆明官渡,故有官渡粑粑之说。

2009年,官渡粑粑被列入昆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8、吉庆祥云腿月饼 (2013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滇式月饼,特指云腿月饼,创立于1907年的吉庆祥可以说是云腿月饼的缔造者。

直至今日,“酥而不碎、油而不腻、香而不燥、甜而不拗”依然是对吉庆祥火腿月饼的最好评价。

2013年底,吉庆祥云腿月饼入选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昆阳卤鸭 (2009年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阳卤鸭是晋宁区的特产,是航海家郑和汲取南京盐水鸭制作工艺而独创的特色美味。

昆阳卤鸭原料采自当地麻鸭,配以中草药等秘方,卤出的鸭子骨香肉酥,皮薄肉瘦、肥而不腻。

2009年,昆阳卤鸭就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0、七步场豆腐 (2015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步场豆腐,与石屏、建水豆腐并称云南三大豆腐。

七步场村的豆腐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清代时,因为深受康熙皇帝的喜爱,被特封为”青方豆腐“,收入御膳房中。

2015年,七步场的豆腐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