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历史杂谈 >

韩信被谁杀死的(为何吕后最终一定要除掉劳苦功高的韩信)

时间: admin 历史杂谈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为刘邦创建大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与萧何、张良并称为“初汉三杰”,是西汉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

在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为了聚集力量争取同盟军来对付项羽,封了七个异姓王,韩信是其中之一。但是,刘邦称帝后,“异姓王”成了他贯彻专制主义实现中央集权的一大隐患,于是他开始诛杀功臣。

在这场宫廷杀戮中,刘邦的妻子吕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所诛大臣,多吕后力。”韩信就惨死在她的手中。

在建立西汉政权的诸位功臣中,由于韩信劳苦功高又手握兵权,是刘邦最担心的人。

在汉六年,因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把他从楚王徙为淮阴侯。刘邦当初的目的是压制韩信的气焰,削弱兵权,抑制势力,使他在控制之中,不至构成对自己威胁即可。

刘邦这样做,说明对韩信还怀有旧情,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想法。

那么未经刘邦的同意,吕雉为什么敢斗胆杀害开国功臣韩信呢?这里面又隐含了吕雉多少政治野心与阴谋?

吕雉杀韩信是敲山震虎

不妨先看吕雉是怎样炼成的。

吕雉虽然出生在一个地方豪绅之家,但是她聪明且能吃苦耐劳,二十岁就嫁给了比她年龄大一倍多,当小吏的刘邦。吕雉两次被项羽俘虏,受尽了牢狱之苦。

此后又随刘邦南征北战,练就了能够洞察一切和掌控时局的本领,成为了一个刚毅果敢,极具决断能力的女人,为刘邦打天下给予了外人不可替代的帮助。

汉朝建立后,刘邦已年近古稀,吕雉身为皇后雄心勃勃,她要等刘邦死后掌握朝政大权,第一步计划就是要扫清政治障碍。当时开国功臣较多,必须先拿一人开刀,以起到杀一儆百,敲山震虎的作用。

在诸位功臣中拿谁先下手呢?吕雉认为韩信应是首当其冲的。这是因为韩信是刘邦最猜疑的人,虽然被削弱了兵权,但势力还很大,必须首先除掉。

于是在刘邦率军平定陈豨叛乱之时,吕雉残忍的向韩信举起了屠刀,一代开国功臣就这样死在了妇人之手。

韩信的死,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他就是西汉相国萧何。萧何既是发现韩信的伯乐,不遗余力推荐给刘邦拜为大将军,又是吕后杀害韩信的同谋与帮凶。

人们不禁要问,按吕后当时的地位和手段,完全可凭一己之力处理韩信,为什么还要利用萧何呢?

原因是这样的:萧何身为相国,为百官之首,地位显赫,大权在握,而且又是刘邦最为信任和倚重之人,在朝中至关重要。

吕雉认为:如果利用萧何剪除韩信,既能消除心腹之患,避免滋生其他麻烦和祸端。又能提醒萧何等诸功臣们谨慎自己的行为,不可有半点谋逆之心,可以起到敲山震虎,杀一儆百的效果。

吕后这一招可谓高明之极,她利用萧何诛杀韩信后,使朝臣们为之胆战心惊,人人自危。吕雉运用“借力打力”的手段,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足见她对权术的谙熟。

吕雉代帝行事为自己掌权打基础

吕雉虽是女流之辈,但她具有超凡的政治眼光和常人不及的强硬手段,而且还负有极强的权力欲望。她知道,西汉初建,巩固中央集权,削除地方诸侯势力是主要的政治内容。

要想在秦末天下大乱之后迅速恢复国力,必须有一个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任何可以与中央抗衡、分裂的力量,任何可以动摇自家皇权的隐患都必须进行遏制,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使其胎死腹中。

吕后高瞻远瞩的看到:西汉初期,开国功臣居多,“功高震主”者也不乏其人,这不但给刘汉政权的稳定造成了隐患,而且对她以后掌权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于是吕后决定,一切“绊脚石”必须彻底除之,以防后患。

自古就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说,韩信功高震主且锋芒外露,其实危险时刻都在伴随着他。韩信又有支持陈豨造反之嫌,已被刘邦所猜疑,吕后看准了这一点,首先对他下手。

韩信只不过是吕后俎案上最大的一块肉,死只是个时间问题。这样看,杀韩信不在于谁来操刀,吕后只不过是代帝行事,做了刘邦想做而没有做的事罢了。

吕后在诛杀韩信和此后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充分展现了她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政治手腕。

从处死韩信开始,她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全面巩固自己的势力,为把中央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打下了基础。

吕雉利用合理的借口趁机除患

客观的讲,韩信对自己的死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为什么这样说?

韩信虽然为刘邦打天下立了汗马功劳,但不经请示就自封为齐王,后来公然坐视刘邦被项羽战败,不出兵相救,这已被刘邦所猜疑。

建国后,他同刘邦谈论问题时,竟然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公然藐视皇帝。韩信不但居功自傲,矜才自负,而且“斩昧谒上”,竟然唆使陈豨谋反(这种说法虽被多数人认可,但仍有争议)。

韩信的这一系列做法被认为是造反,是企图颠覆西汉来之不易的大一统局势,这是刘邦绝对不能允许的,也是任何帝王都不能容忍的。

由于西汉政权刚刚建立,刘邦不愿意背上杀害功臣的骂名,于是把韩信的官职和权力一削再削,甚至剥夺了兵权,赶回封地居住。

刘邦虽然害怕韩信造反,对他有了猜疑和防范,但还没有达到要动杀机的地步。可是,韩信的种种行为被刘邦的糟糠之妻吕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于是她便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合理的借口将韩信处死,名义上是为刘汉政权除患,实际是为自己日后掌权扫清了障碍。

从政治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吕后虽然打着维护大汉政权稳定发展的大旗,用非常残忍的手段,诛杀了以韩信为首的诸多开国功臣,招致后人对她横加指责。

但是,她的一系列做法,的确为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巩固汉朝一统政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自己日后掌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可见,吕雉的敏锐眼光和政治手腕,绝非是一般政治家和统治者可以企及的。

最后再说一下,刘邦死后,吕后并没有称帝,但是总揽朝政大权。这期间虽然做了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西汉在她的统治下,还是保持了“大治”的局面,并有所发展,这给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因此,吕雉的治世能力得到了后人的肯定。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