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历史杂谈 >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先后进行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 admin 历史杂谈

杨秀清虽然不识字,是砍柴烧炭出身,可这家伙绝对是天才型的战略家。就说太平军拿下南京以后的战略部署,绝对堪称战略史上的经典之作。

杨秀清将20万水陆大军,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大军进行北伐。这支人马一路打到了天津府静海县,差点儿就进了北京城!

第二路,由赖汉英、曾天养等人,带领1万多人进行西征。这支军队陆续拿下了安庆、九江等军事重镇,巩固了南京的统治地位。

第三路,剩下的人马则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亲自统领,负责镇守大本营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毕竟当时南京周围的清军还真不少。

这三路大军的安排,现在看来,是相当合理的。毕竟只有活动起来,才能找到活路。一直困守在原地,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针对北伐的战略部署,却遭到了不少非议。为啥?因为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哪怕后来曾立昌、秦日纲等人先后支援,也没能挽回北伐败局。

因此李秀成在总结杨秀清的战略思想时,甚至将这次北伐列为“天朝十误”之首,好家伙,这帽子扣得够大的!

那么杨秀清为什么要这么部署呢?我们为什么说这是天才般的战略部署呢?

第一,北伐可以团结更多反清力量。

别以为当时只有太平军反对清廷的统治,太平军没出现之前,天地会、白莲教等前辈,已经活动了很长时间。

等到太平军出现以后,捻军起义也浩浩荡荡地在北方越来越旺盛。

这些反清力量,长期在北方活动,对清廷的困扰,甚至超过了太平军。

为啥?因为他们距离京城更近,对清廷的统治更具有威胁。但是,论组织能力和组织架构,他们谁也比不上太平军。

这是客观现实,毕竟太平军有自己的教义,也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相对于天地会、白莲教、捻军来说,太平军绝对算得上是正规军了!

杨秀清让林凤祥带着2万多太平军北上,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在北方联络上更多反清义士和反清组织。一旦这些人靠拢到太平军这一边,对太平军的好处,是很难估量的。

第二,搅乱北方,使得清廷无暇南顾。

太平军是在什么情况下拿下南京的呢?当初他们从广西起兵,一路北上,本打算在桂林站住脚跟,结果被清军打跑了。

没办法,他们只好进入湖南,结果在长沙遇上左宗棠,又碰了一鼻子灰。

如果继续围攻长沙,那他们只能落得个弹尽粮绝,兵败而亡的下场了。

在这个时候杨秀清提出了自己的战略部署:直奔南京而去。

这一部署实在是太重要了,绕过长沙这块硬骨头,直接朝着江南地区的军事、经济、文化重地南京而来。一旦拿下南京,那他们的小日子可就好过太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拿下了南京。所以说这一路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包括江苏境内,到处都是清军。

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即使被太平军控制住了,可他们依旧受到清军的严重干扰,压根就睡不好觉。比如说南京城外面,就有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随时会对南京发起进攻。

既然睡不好觉,倒不如出来活动活动。因此杨秀清让林凤祥进行北伐,就是为了扰乱清廷在北方的布局,一旦北方乱了,那么清廷一定会抽调重兵对付北方的太平军。

这个时候也就顺其自然地减轻了南京城周围的压力了!

第三,北伐军能拿下京城,那是最好的。

这虽然是奢望,可也是太平军的终极目标。从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的角度来看,北伐军的目标就是为了拿下京城。

这事儿虽然很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我认为杨秀清就是想要用2万多人马去赌一赌。万一清廷忽视了北方的防务,又或者说,清军的战斗力就是那么渣,那太平军此次北上,不就占了个大便宜了嘛!

只要京城被拿下了,那天下的清军可就群龙无首了。不仅南京城的危机会自动化解,而且太平军会瞬间成为天下的主宰,这可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第四,通过试探,寻找太平天国的出路。

历史没有发生之前,谁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杨秀清不是科班出身的军事战略家,他只能靠摸索和灵感,为太平军寻找出路。

摸着石头过河,这是相当艰难的一条路。只有自己亲自走一遍,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所以说当太平军拿下南京以后,谁也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

问你,你知道吗?因此这次北伐,说到底也是一场试探。杨秀清就是希望通过北伐或者西征,为太平军寻找一条生路。

毕竟如果死守在南京的话,周围的清军越来越多,早晚就是死路一条。可以参考一下杨秀清死后,洪秀全的战略部署,就知道孰高孰低了。

而出去活动活动,反倒是可以不断寻找新的机会。一旦哪个机会被他们抓住了,那么太平军的这盘棋就算是被盘活了!

第五,除了北伐,还有西征。

刚才多次提到了西征,其实在北伐的同时,杨秀清还组织了一次西征。西征军只有1万多人马,打南昌不下,转而打九江。

占了九江以后,太平军又攻占了庐州、安庆、武昌等地,长江沿线的胜利,是杨秀清的一次成功探索。这也为后来石达开等人提供了模板。

只要西征或者北伐中,有一条路成功了,那么太平军就算是彻底有了生存的资本。在湖口之战中,杨秀清派遣石达开击败了曾国藩的湘军,稳住了九江的控制权,完成了西征的胜利。因此太平军才能延续十多年的时间。

总结:北伐军终究成了战略牺牲品。

不管是哪种战略目的,2万多北伐军基本成了战略牺牲品。毕竟孤军深入后,后援力量不足,前线人马跟摸瞎没什么区别。

杨秀清失策的地方,就是没有及时为北伐军提供支援。

又或者说,没有及时让北伐军撤回来休整。结果导致2万多北伐军基本全军覆没。

不过话又说回来,甘蔗没有两头甜,为了达到其他目的,牺牲北伐军,似乎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要想面面俱到,恐怕杨秀清还不具备这样的功力。事实上也基本没人能做到面面俱到。

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