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蜀汉坚持了多少年(诸葛亮的死对蜀国的影响)
蜀汉弱小,后主平庸。
刘备去世后,蜀汉之所以能幸存下来,确实仰仗诸葛亮的杰出才能。
不过,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还继续坚持了30多年。
这是为什么呢?
依然足以自保的防御体系
大国有征讨之兵,小国有御敌之策。
魏是否能灭蜀,主要是征讨之兵与御敌之策的较量。
蜀国的防御体系,主要以”重关之险“为核心,即利秦岭、大巴山双重阻隔,防御魏军。
诸葛亮去世后,这个防御体系仍然在发挥作用,保护着蜀国。
在诸葛亮去世10年后,244年,曹爽曾发起一次攻蜀战争。
结果,尽管费祎统领的蜀军主力远在涪县,隔了几个月才姗姗来迟,但面对王平的凭险阻击,曹爽依然一筹莫展。
因此,只要蜀军在汉中前沿的防御体系依然运转良好,蜀国基本上仍然可以保障基本的国防安全。
蜀汉的相对稳定
历史一再表明:在技术条件有限的古代,有完善防御体系的一方只要保持稳定团结,进攻者往往办法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前秦虽远强于东晋,但王猛在去世前极力反对发起灭东晋的战争。
而当时的蜀汉,确实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保持了稳定。
尽管后主比较平庸,但继承诸葛亮的蒋琬、费祎等人仍然使蜀汉在后诸葛亮时代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良好运转。
应该说,这算是诸葛亮的政治遗产。
诸葛亮为其身后安排的主要领导人靠谱,权力结构相对稳固,蒋琬、费祎等人能够发挥其才能而不激发君臣矛盾。
因此,尽管蜀汉内部矛盾也不小,但没有发生过类似魏、吴的血腥内斗。
可以说,无论是内政还是国防,蜀汉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给到对手可趁之机。
实力对比,尚可坚持
曹操与刘备汉中之战时,阳平关等险要尚为曹军所占据(夏侯渊虽战死,但阳平关仍在曹军之手)。
可以说,当时的曹军,是突破了秦岭防线的。
可是,曹操准备了大半年,到汉中只2个月就撤军了。
而且,由此引发荆州方向空虚,被关羽北伐打得险些迁都。
这还是在孙权没有北伐的情况下发生!
这说明:尽管当时曹操实力最强,但没有能力在大举进攻西线的同时保障中路和东线的安全!
到诸葛亮北伐时期,这一局面仍未改变,正如魏臣高堂隆言:蜀汉与东吴此起彼伏的北伐,魏中军东西奔波,劳累不堪。
确实,当时的张郃,就长时间往返于荆州、关陇两个战场,来回奔波。
这些说明:尽管魏远强于吴蜀,但在很长时间内,面对吴蜀联盟,魏的实力自保有余,进攻很吃力。
即使对辽东公孙渊,魏也是等到诸葛亮去世后,吴蜀北伐暂时消停的空隙才发起大规模讨伐。
至于伐蜀,则是有心无力了。
而魏国内部的动荡,则使这一情况更为明显。
魏国的动荡
诸葛亮去世后,魏抓紧时间,让司马懿平定了辽东公孙渊。
司马懿尚未回军,曹睿已病重。
曹睿死后,魏进入了司马懿、曹爽争权阶段。
司马懿诛杀曹爽,夺取权力后,仍然面临拥曹派的竞争。
当时跑到蜀国的夏侯霸就对姜维说:司马家刚夺权,要休养生息,笼络人心,不会大举进攻!
与此同时,司马家又需要应对淮南拥曹势力的竞争,三次淮南平叛,两次大打出手。
曹魏激烈的内部斗争,使其无力大举攻蜀。
条件消失
然而,形势总是不断发展的。
到263年前后,蜀国生存的条件悉数消失了。
首先是魏国的稳定和实力对比的完全失衡。
258年,淮南三叛被彻底平定。
司马昭杀曹髦后,尽管议论纷纷,但并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这些说明:司马家已经牢牢控制了形势,魏国的动荡期基本结束。
而在淮南三叛中,魏国几十万大军自相残杀,东吴趁机出动大军来支持淮南军,姜维也趁机出兵响应,结果却是司马家毫无悬念的取胜!
这说明:实力对比已经完全失衡,东吴已不足为惧,魏有条件在防御东吴的同时大举对蜀用兵!
其次是蜀国内部的混乱及防御体系的调整。
此时,姜维、黄皓,都想制对方于死地,姜维避祸沓中,而朝政听由后主信任的黄皓玩弄。
整个蜀汉的顶层领导,已经陷入瘫痪!
同时,姜维对防御体系做了了“聚兵敛谷”的调整,放弃秦岭前沿防御,聚兵于汉、乐等城,企图打诱魏深入的“歼灭战”。
不敢说姜维的想法完全没有道理,但在实力对比悬殊,而蜀汉内部混乱的情况下,弄险“开门缉盗”,其可能的收益与风险显然不成正比!
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如此,蜀国内部的团结、防御体系巩固的两个有利的内在条件消失了,而魏国顾此失彼的担忧,内部动荡的制约这两个对蜀有利的外在条件也消失了。
蜀汉,很快就灭亡了!
强者有征讨之兵,弱者有御敌之策。
蜀虽弱小,但吴蜀联盟,使总体实力相对平衡;“重关之险”,足以抗拒魏军;内部稳定,使敌无机可趁。
蜀的御敌之策,胜过魏的征讨之兵,故能坚持较长时间!
然而,征讨之兵与御敌之策的较量是持续、动态的。
面对弱敌,洞悉对方“御敌之策”,使其策略发挥作用的条件消失或得到限制;
面对强敌,完善我们的“御敌之策”,使其征讨之兵不能,甚至不敢发挥作用。
如此,我们就能不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