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顺网 > 历史杂谈 >

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解释(史实昭君出塞的影响)

时间: admin 历史杂谈

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伟大历史意义:

昭君出塞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出生于秭归(今湖北宜昌)的一户普通民家,后入汉宫成为宫女。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汉宣帝的时候,北方的匈奴发生严重内乱,最后形成五个单于势力,五个单于相互之间争分不断。

其中有一个叫呼韩邪的单于,被别的单于打败,逃到汉朝来,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很长时间。

等到他回去的时候,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人护送他到漠南。正好这时候,呼韩邪部正在闹粮荒,于是汉宣帝又派人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呼韩邪单于对此感激不已。

西域各国看见汉朝对呼韩邪单于这么友好,也都主动地和汉朝交往。

汉宣帝死后,汉元帝当了皇帝。呼韩邪单于于公元前33年再次来到长安,并提出要同汉朝和亲。元帝就把后宫的王嫱赐给了他。

汉元帝刚一登基,便下诏征集天下美女充实后宫,王昭君就是在那时被选入宫的。

呼韩邪单于高兴得不得了,并上书汉元帝说:“陛下,我愿意为汉朝守卫边塞,愿世世代代孝忠陛下,永远顺从。”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与呼韩邪单于非常恩爱,被封为“宁胡阏民”,并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牙师,受封为右日逐王。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逝世,他和大阏氏生的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雕陶莫皋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两人十分恩爱。

王昭君在匈奴很受百姓的爱戴。她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带到了匈奴,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她的和亲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六十余,王昭君死后葬在了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南麓,并为她修了坟墓,后人称为“青冢。”

迄今屹立在呼和浩特大黑河畔的昭君墓千百年来成了民族团结的象征。1963年10月15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来内蒙古视察工作。

董老先参观南郊昭君墓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谒昭君墓》诗一首: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这首诗后被镌刻在昭君墓的石碑上,立于昭君墓前,为名播四海的昭君墓添了深邃意境。这首诗表达了人民的愿望,高度评价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意义。

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