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孟起是谁(三国演义孟起被写成了头号英雄吗)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他四恶俱全,为何被写成了三国的头号英雄?
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马超多次拒绝曹操征召入京为官。
最终与韩遂联军却被曹操轻易击败以后,马超依附于汉中张鲁手下。
等到刘备攻打刘璋之际,马超投降刘备,并与刘备军队一起合围成都。蜀汉建立以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
不仅如此,在蜀汉军中,马超还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四人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
从最终的成就来看,马超理当算是人生赢家,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马超的一生可以说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四恶俱全,但为何还会被写成了三国时期的头等英雄呢?
不忠不孝
首先从不忠不孝开始分析,小说《三国演义》之中,马腾、韩遂等人最开始是在董卓入关如日中天的时候,佣兵投奔董卓,一个获封征西将军,另一个获封镇西将军。
等到董卓死后,韩遂、马腾与董卓部下郭淮、李傕等人发生冲突。尽管马韩联军取得最终胜利,可两人很快又因各种利益牵扯反目成仇。
在交战的过程之中,马腾的妻子甚至都死在了韩遂的手里面。至此,两人之间的仇恨绝对可以说是不共戴天。
在这之后,曹操成功抓住时机挟天子以令诸侯,让马腾为自己效力。可这个时候的马超却拒绝和自己父亲一同赴任,选择自己继续将势力牢牢掌控在手中。
等到曹操主动做出让步,封马超为偏将军并统领西凉军旧部以后,马超才终于勉强答应。
可时至公元211年,在曹操夺取汉中,攻打张鲁的时候,马超却联合韩遂以及其他军阀共同抗击曹操,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不忠倒不是说马超没有忠心于汉室,向曹操俯首称臣。毕竟就当时的局面来看,马超的行为绝对有无数理由能够开脱。
可既然已经选择了臣服,最终却又找到自我满足的理由来实施反叛行为。甚至到了三国中后期,当刘备进军汉中以后,又选择投降刘备。忠心之举,实在难以看出。
而不孝就更容易理解,别说当时他的父亲还在曹操手里面,就韩遂和马腾的杀妻之仇,也决不允许他联合韩遂一同抗击曹操。
尽管时势所迫,马超不得不联合其他力量共同对抗曹操,可在十分重视孝道的古人眼中,这同样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个选择。或许也正因如此,在投降刘备以后,马超一直都没能得到什么重用。
不仁不义
那么不仁不义又作何解呢?这还要从马超投降刘备以后开始说起。如前文所言,在投降刘备的时候,马超的名声其实已经不怎么样了。
只是马超个人的武力的确出众,并且手下能征善战的士兵偏将不少,所以刘备才会主动接纳马超。
而《三国志·彭羕传》中记载,当时马超的一个朋友,也就是彭羕被外调到偏远地区当官的时候,心中郁郁不平,来找到马超说话。出于对马超的信任,彭羕临行前气愤地说道:
“帝,乃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备为老革,也就是思想守旧、脾气古板、老不中用,这样的人可以光复汉室正统?
作为朋友,并且知道对方是在愤怒情况下才说出这样的言语,马超怎么说也应该帮助彭羕隐瞒这件事情才对。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彭羕前脚刚走,马超后脚就给刘备打小报告。
可怜彭羕刚刚赶到上任的地方便被刘备处死,马超心中所谓的仁义可见一斑。原本马超认为,此举会让刘备更加看重自己、信任自己。
可实际上,除去口头褒奖以外,刘备再没有任何实质性地表示。毕竟一个随时都能够为了利益出卖朋友的人,谁还敢真正重用他?
了解具体情况以后,人们不免疑惑,为什么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最终仍然会被称为三国时期的头号英雄?
其实答案很简单,一是马超的“正面角色”形象加持,让读者对马超的不良印象减少。二是对马超这个人,人们的关注度很少,所以许多事情并未深究。
不过反过来想一下,倘若当时马超的德行能够并非如此,而是如同赵云一般愿意真心实意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终的结果是否会不一样呢?对此,谁也没有办法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