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生平简介(历史上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张浚)
应该如何评价张浚?不够优秀的执政官,有气节的忠臣!
在南宋立国之初,有两个人要注意,他们的名字很容易混淆:一个叫张俊(人部),另一个叫张浚(水部)。
张俊(人部)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史书说他贪财好色,并参与构陷岳飞,算是个臭名远扬的人物。
张浚(水部)的名声比张俊(人部)好一些,但好得也有限:富平之战、淮西军变、提拔秦桧、符离兵败…似乎跟张浚沾边的也没啥好事。
今天,我们聊聊张浚(水部),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别人给张浚罗列罪状时,我想到的是《三国演义》中,张松罗列曹操丢脸事迹的内容。
张松是这样说的: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如果单看张松所说的内容,那曹操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窝囊废啊,一辈子尽打败仗了。可事实呢?显然不是如此啊。
张浚的一生虽然污点重重,但对他的评价却充满争议。究其原因,还在于张浚这个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区分看待。
张浚出生于公元1097年,在他三十二岁(公元1130年)的时候,南宋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苗刘兵变”。
禁军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发动,打算逼宋高宗赵构退位。兵变消息传出后,时任御营使司参赞军事的张浚旗帜鲜明地支持赵构,并积极联络大家共同勤王。
最终,张浚等人的努力奏效,苗傅和刘正彦兵变失败,在建康闹市被处决。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张浚组织的这支勤王大军,会发现它的阵容实在是太豪华:南宋中兴四大将,有三个在其中(张俊、韩世忠和刘光世)。
一年之后,三十三岁的张浚成为南宋执政官。按照史书的说法,有宋一朝,像张浚这样年轻就当上执政官的人,只有一个寇准。
张浚除中大夫、知枢密院事。浚时年三十三,国朝执政,自寇淮以后,未有如浚之年少者。——《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五
镇压苗刘兵变成为张浚发迹的起点,从此之后,只要张浚出场,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和岳飞等将领都得屈居于张浚之后。
按照现代的官职来看,张浚可以算是总理加国防部长,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和岳飞等人顶多算是各大军区司令,与张浚的地位相去甚远。
最初,张浚坐镇西北地区,政治、经济、人事、军事权力一手抓,但他的工作干得实在是不咋地。但我认为这不能完全怪罪于张浚,还要考虑到当时的总体局势。
比如说富平之战,张浚指挥的三十万大军全线溃败,致使南宋丧失西北,这就是著名的“富平之战”。
很多人据此判断:张浚是个无能废物。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史料,会发现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从战役上来看,富平之战的确是败了,但从战略上看,富平之战其实是胜利的。
公元1130年9月24日,富平之战在今天陕西富平一带打响;9月29日,淮东重镇楚州沦陷;11月,岳飞弃守通州和泰州,继续向南撤退。
上述三件事发生时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张浚在西北地区折腾得惊天动地,使得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开始调兵遣将,将淮东地区的军事主力调往西北地区。
在金国军事主力开始调动的时候,岳飞等人尚且守不住城池,只得一再后退。如果张浚没能把金国军事主力吸引走,南宋在淮东地区真能抵挡住金国吗?恐怕很难。
我并不是说岳飞等人无能,因为这是客观实力差距。但我们考虑富平之战的时候,必须把目光对准淮东地区。
张浚有没有把握打赢富平之战?肯定没有,因为时机不成熟。但此时的张浚必须发动富平之战,因为他不能看着完颜宗弼在淮东地区大杀四方,那样南宋政权就有覆灭的危险。
抗战爆发时,蒋光头将三十万军队投入淞沪战场,日军一看国军要决战,立刻决定将军事主力输送到上海,正面击溃国军。
这一招就叫“以空间换时间”,后世战史学家对于蒋光头的这一举措予以肯定和赞扬,认为这种做法破坏了日军从北方进军,进而迂回至四川,从上至下灭亡 中国的战略计划。
张浚发动富平之战,其实也是基于类似的思想,他知道自己很难打赢金军,但现在淮东地区岌岌可危,自己只能主动出击当炮灰,给淮东地区争取一点时间。
浚曰:"吾宁不知此?顾今东南之事方急,不得不为是耳。"遂北至富平,与金人遇,战不利。——《宋史》·卷三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富平之败有准备不足的原因,也有张浚部署失当的原因,这都是客观事实,但在宋高宗赵构看来,张浚这番作为显然是没有太大过错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张浚虽然在富平输得很惨,宋高宗却也没有责怪他,反而依然让张浚全面主持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人事和军事工作。
富平之败是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的事,而张浚被调回中央政府却是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的事,其间间隔了三年。
绍兴三年张浚被撤职,绍兴四年金军大举南下,张浚再次复出,全权指军几路大军联合作战,成功打退金国入侵。
入见,高宗手诏辨浚前诬,除知枢密院事。浚既受命,即日赴江上视师。时兀术拥兵十万于扬州,约日渡江决战。将士见浚,勇气十倍。兀术曰:"张枢密贬岭南,何得乃在此?"愈出浚所下文书示之。兀术色变,夕遁。——《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
后来还发生了淮西军变,郦琼率领六万大军投降金国(伪齐),但张浚并未受到影响,依然是南宋主战派的旗帜性人物。
宋孝宗赵昚[shèn]继位后(公元1163年),邀请张浚出山主持北伐。太上皇赵构说:“张浚不堪大任,由他主持北伐必然砸锅,宁可亡国也不能用此人。”
但无论是宋孝宗还是主战派,都认为应该由张浚领衔北伐。这一次,张浚又失败了,所以在后世评价中,很多人都认为赵构有先见之明,张浚果然是不堪大任。
可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张浚北伐的过程,会发现仅用“失败”来解释,明显有些敷衍了事。
在张浚的率领下,北伐军一路向北打到宿州,直接威胁开封,应该说此次北伐还是有一些成果的。如果张浚能够在宿州经营一段时间,再结合川陕兵力夹击,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但由于主将之一的邵宏渊见死不救,致使宋军在符离(今安徽宿州一带)惨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隆兴和议”,使得整个北伐功亏一篑。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张浚识人不明。可问题是:用谁不用谁,张浚真能一言而决吗?显然不能。
当时北伐两位主将分别是邵宏渊和李显忠,不用邵宏渊就只能用李显忠。可李显忠曾在金国和西夏任职,这种“三姓家奴”显然无法得到南宋的真正信任,更何况宋孝宗赵昚刚继位没多久。
为什么不用其他人?因为其他人都被宋高宗赵构清洗得差不多了。我不敢说此次北伐张浚没有失误,因为他是总指挥。但此次北伐之败,显然非战之罪。
“隆兴和议”签订之后,张浚再次受到贬谪,最终死在贬谪的路上,他在临终前说道:“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把他丑化成奸臣,真的合适吗?
对于张浚的评价有很多,数赵构的评价最有意思:
在早期,赵构说:“有才华能办事的人不少,但有才华能办事又忠诚的,大概只有张浚。”还说:“我身边有张浚,就像有了王导(东晋名相)。”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于张浚的评价又逐渐走向负面,甚至说“宁可亡国也不用张浚”。
究其原因,不过是赵构习惯性诿过于下,一如他说自己恐惧秦桧一样。
事实上,秦桧杀岳飞的背后有重重内幕,离不开赵构的参与;张浚两次战败也有客观原因,赵构却把一切污水都泼给张浚。
张浚或许有错,但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反观赵构,实在是缺乏了一些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