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里息壤是什么意思解释(传说中的息壤指什么)
上古神话里的“息壤”到底是何物?明朝的一位才子道出了真相!
神话传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向往,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上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对自然界的风雨雷电等未知现象加以幻想,进而将这些无法理解的未知领域通过神话故事表现出来。
说起上古神话,你首先会想到哪个神话故事呢?是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还是共工怒触不周山?
事实上,不管是女娲补天还是大禹治水,它们都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上古大洪水。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就是,共工与颛顼为了争夺天帝之位,共工最后战败,祂一气之下撞倒西北方撑天柱,这样就造成天塌地陷。
于是就有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女娲将天补好了,而地陷造成的大洪水又被大禹给治理好了。
《淮南子》中描述了上古大洪水的可怕景象:“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岛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蛐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我们都知道是大禹治水,其实在大禹之前还有一位上古大神在治水,那就是大禹的父亲鲧,只不过鲧治水失败了,还被帝尧诛灭了。
为什么帝尧要诛灭治水功臣鲧呢?原来鲧在治水时用到了本期的主角“息壤”,这才让祂丢掉了性命。那么“息壤”到底是何物呢?为何会让帝尧震怒?
《山海经》里写道“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郭璞注云“息壤”乃“土自长息无限”。
简单理解为,“息壤”是上古神话里的一种神奇的土壤,“自”本义为鼻,又有开始义,而“息”是有气息之义,引申为生息。
就像叶舒宪的观点认为“原始神话中的息壤原型与古老的生命观念、灵魂观念的联系”,他认为“息壤之所以能自行生长,是因为它具有生命。
也就是说,“息壤”不是普通的土壤,它们有生命,同时还能不断地生长。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想到“女娲造人”的传说故事。女娲来到河边,用黄土掺水,仿照自己的模样,捏出来一个泥人,泥人刚放到地上就变成了人。
女娲觉得这样造人的速度太慢,就从崖壁上扯下一根枯藤,将它放在泥浆里,沾着泥浆的藤条甩在地上,就出现了很多的人类。
“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也在告诉我们,上古神话里的“息壤”是有生命的。
除了我国,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神话传说里都有大洪水的记载,这不禁让人好奇上古时期到底有没有大洪水。进而又有人好奇大禹治水到底是神话故事呢,还是真正的历史传说呢?
于是历史上关于“息壤”到底是何物的探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最著名的研究者当属明朝的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某次杨慎送别友人时,恰逢大洪水,于是便写下了“竟陵南去楚江深,云梦西连夏泽阴。息壤万家经岁潦,洪波千顷寄秋霖”的诗句。
杨慎认为,“鲧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土田皆君所授于民,故曰帝之息壤。”所谓的“息壤”,其实就是耕地。
鲧治水时,没有使用疏通之法,而是用耕地土壤来堵住洪水,这样导致耕地减少,难怪帝尧会震怒。
而大禹之所以能治水成功,乃是因为他使用了疏通河道的方法,一堵一疏,两种相反的做法也产生了不同的结局。
此外历史上关于息壤还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明代曹胤儒说道:“江阴地势最卑,当漕河下流,又为众水入江要道,去江堧可二里,并江多山,土隆崛坟起,日以广斥。盖古所云息壤也。”
这里的息壤又成为了河边的沙滩。另外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息壤记》里的观点认为,息壤其实是局部地面隆起的现象,是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