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论国人的劣根性名言(鲁迅笔下中国人的八大劣根性)
鲁迅笔下中国人的八大劣根性,直到今天还存在吗?
千古文章仰北罡,先生风骨世无双.
横眉呐喊人间路,荷戟彷徨月下窗.
蓄热发春肥劲草,遣温上笔写长江.
今生有愿追桃李,同荐轩辕血一腔!
这是1961年毛主席为纪念鲁迅先生八十寿辰所作的两首绝句中的一首。
从其中的“风骨世无双”和“轩辕血一腔”可以看出,即便是毛主席如此的人物,对于鲁迅先生也是极为推崇和认可的,并且对鲁迅先生的刻画可谓是入骨三分了。
是啊,纵观整个民国历史,敢于直面社会的黑暗,敢将社会的黑暗血淋淋地展现在文字上并发表的,鲁迅先生可谓是第一人。
而且除了批判社会的黑暗,其文中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描述亦令人唏嘘不已,至今看来其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欺辱弱小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这是鲁迅先生《华盖集·杂感》中的话语,意思是说,强者如果生气了,会抽刀向更强的人,弱者如果生气了,会抽刀向比他更弱的人。
《阿Q正传》中的阿Q活脱脱是这样的人物,阿Q在受到赵老太爷欺凌之后,不是奋起反抗而是把他的愤怒转向比他更弱的小D和小尼姑。
这在我们如今的社会其实也是屡见不鲜的。
2020年9月5日,江苏昆山一电子公司工作人员,发证件给工人时边念名字边将证件扔在地下,领证工人弯腰低头捡拾自己证件。一时视频在网络热传,民众哗然。
这是什么行为,这些管理人员严格来说也说也属底层员工,却欺负比自己更底层的工人,真的是一种讽刺和奴性的表现。
我们见惯了为富不仁,恃强凌弱,却不知弱者更有令人不齿的恶行。
自我欺骗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这出自鲁迅的文集《坟》中的《论睁了眼看》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感同身受,我们在犯错的时候,是不是都有短暂的彷徨,一些人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并主动承认错误并为错误负责。
但更多的人是不是都在装作一副没事人的样子,拒不承认错误,而这就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逃避。
漠然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
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这出自《<呐喊>自序》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文化当中就有类似的一些思考。
一句常见的谚语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指的是在社会当中最好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去管别人,因为很可能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仿佛更能够受到人们的认同:很多时候自己分内的事情尚且都顾不上,更没空去管别人了。似乎没有人认为这样“明哲保身”的行为会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破坏
鲁迅写道“......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得不到,就毁掉。大家对这句话熟不熟悉,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见不得他人好的破坏心理。鲁迅先生自己也举了个例子,那就是张自忠的“屠蜀”行为。
明末,李自成和张自忠两人都想做皇帝,但最后还是李自成先闯进了紫禁城,张自忠不服,那咋那么办?杀人呗!
你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总要有臣民来治理吧,那我就把人全杀掉,你还怎么做皇帝?于是就有了张自忠“屠蜀”。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但日常生活中看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想尽办法去破坏别人的好事,其实也不少。
虚荣心
鲁迅先生说:“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第一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上电车(公交车)、买火车票,还是寄信都要争做第一个。
这乍看是说人们总是争先恐后做事,或者说是插队问题,但是细看下来,这分明是虚荣心!
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种问题:家长们在孩子小时,互相比成绩,比补习班,孩子长大后亲戚之间可以比儿女工作,陌生人也能比谁赚钱多,比来比去也没啥实际性的利益,但就是喜欢那点领先的虚荣心。
欺软怕硬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说:对于羊显凶兽相,对于凶兽则显羊相。对弱小的人凶神恶煞,对于强大的人却又卑躬屈膝,而这类人通常都是自卑的。
而在这个社会,欺软怕硬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家暴”。作为一个男人,如果时常打骂他的妻儿老小,你可以去看,排除暴躁症的情况下,那这个男人十有八 九工作不顺,亦或是吃喝嫖赌。
在外界他不敢对领导发怒,不敢对他那些狐朋狗友发怒,所以这些积累的怒火最终都落到了他们的家人身上,并且时常洋洋得意,殊不知这正是缺少理智和自信的表现。
极度的爱面子
鲁迅先生专门写过《说“面子”》,这名词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但细想起来它像是很有好几种的,每一种身价,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
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
国人爱面子是事实,很多人只要保持了表面上过得去让人看得起,背后再苦再难,再耻辱不甘,都是次要,总之要为面子生存,连酒局都有面子讲究,对不喝酒的人,一句“不给面子”就成了杀手锏。
但还是那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去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去影响自己的心情实属不应该,或许争取到符合我们身份的“尊重”才是我们要做的。
拒绝改变
鲁迅先生在《这个与那个》中写道: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如此四种状态或⼼态,不是⾮常值得剖析吗?
为什么会“于旧状况那么⼼平⽓和”?熟视⽆睹了吧?习惯成⾃然了吧?⽆可奈何或者⽆能为⼒吧?严重缺乏改⾰进取之⼼与作为,是为要害吧?
为什么会“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蹙额”?“疾⾸蹙额”的含义为“头痛皱眉、恨怒愁苦”的样⼦,常⽤来形容“憎恨厌恶”。
对“较新的机运疾⾸蹙额”意味着什么?厌恶“改变”⽽“守旧”是为本质所在吧?“懒惰”是否是根⼦呢?
为什么会“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明哲保⾝”的哲学在作祟吧?
为什么会“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恐怕“守旧”⽽“拒绝创新”仍然是根⼦所在。
我以为,⽆论是⼈⽣⾯貌的改变还是社会⾯貌的变迁,不都是可以从鲁迅先⽣提出的这四个问题中去发现和找到根源性的问题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贵在发现和解决根源性的问题。
鲁迅先⽣这个“我独不解”,在今天这个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仍然是具有指南我们攻坚改⾰、开拓创新发展的重⼤价值的。
在民国文人中,他的文风是最鲜明的,他敢于直言不讳,直指人性深处的弱点,对现实的解析可以说是犀利的,这也是他的作品近百年来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
生活中除了柴米油盐,人们还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以免受到他人思想的限制。对此,鲁迅先生的文字就是一味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