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尧个人资料及简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什么没赵忠尧)
上世纪抗战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组合而成的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众所周知,杨振宁与李政道,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名誉天下。
而他们在西南联大的老师赵忠尧,也正是我们今天的男主,他应是中国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者,只可惜与之擦肩而过。
赵忠尧,还被称为中国“原子能之父”,由于历史原因,又错过了“两弹一星”的功勋级名誉,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01
赵忠尧,1902年出生在浙江诸暨。诸暨,出过很多名人,其中一位就是西南联大讲授逻辑学的金岳霖教授。
赵忠尧出生时,母亲已46岁,高龄产妇哦。父母大人,老来得子,自然对赵忠尧关爱有加。只是赵忠尧从小体弱多病,虽然父亲多年行医,但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于是儿子上小学时,就不让其上体育课,这样赵忠尧的体育课成绩总是零分。
虽说体育成绩不好,但赵忠尧学业成绩优秀。父亲也鼓励他,努力读书,将来为国为民出力。
1920年秋,赵忠尧考入南京高等师范,选择数理化部就读。
后来,南京高师扩建为东南大学。就是在东南大学,赵忠尧遇见了两位恩师:熊庆来与叶企孙。前者,教授数学,以发现数学天才华罗庚的伯乐著称;
后者,培养了中国物理界的大批人才。建国50周年,23位专家得到“两弹一星”的功勋级名誉,有9位就是叶师的学生,还有2位,是他学生的学生。
这里,叶师的学生,就是赵忠尧。此为后话。
单说赵忠尧在大学学习中,主业是化学,但他一直对数学、物理非常重视。
1924年,赵父过世,家道中落。机会使然,赵忠尧担任了物理系的助教。他曾为叶企孙准备物理实验,尽职尽责。而叶师极为认真的科学态度,也对赵忠尧影响极深。
1925年,清华学堂筹办大学本科,叶企孙被邀在列。于是,他带着内心高度认可的赵忠尧,赴京任教。
俗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以说,叶企孙为赵忠尧打开了一扇进入清华的大门。以后的路,如何去走,就看个人的修行了。
在清华的第一年,赵忠尧仍担任助教。第二年,开始任教员,负责实验课。因为在清华,有很多自修机会,这样赵忠尧补修了大学物理系的必修课程。此外,他还和学生们一起学德文,听法文,时刻准备着。
在清华,老师每六年有一次公费出国进修的机会。但1927年,赵忠尧就决定自筹资金,出国留学。最大的原因,就是国内的水平,与国外相距甚远。他总记得父亲的话,为国为民,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
时不我待。
02
在美国,赵忠尧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部,师从密立根教授,进行实验物理研究。
密立根教授为赵忠尧选定的论文题目,是“硬γ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系数”。
作为实验室里做实验的一员,赵忠尧上午上课,下午准备仪器,晚上乘夜深人静,通宵取数据。为保证半小时左右取一次数据,赵忠尧不得不靠闹钟,来提醒自己。
可以说,为了数据的真实有效,他在夜以继日的工作。
1929年底,赵忠尧将实验结果整理,写成论文。但由于结果与密立根教授预期的不相符,这样导师不甚相信。好在替导师代管研究生工作的鲍文教授,十分认可该实验从仪器设计到结果分析的全过程。
正是鲍文教授向导师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赵忠尧的论文才得以在1930年5月的《国家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之后,鲍文教授告诉赵忠尧,测量吸收系数,作为你的学位论文已经够了,结果也已经有了。不过,你要进一步研究,当然很好。
正是鲍文教授的引导,赵忠尧决心一试。
第二次实验结果,赵忠尧发现,伴随着硬γ射线在重元素中的反常吸收,还存在一种特殊辐射。他不仅测算得了此辐射能量,大约等于一个电子的质量,而且还测出它的角分布大致为各向同性。
这一结果,赵忠尧将其写成论文,发表在1930年10月的《物理评论》杂志。
当时,与赵忠尧同时攻读博士的,还有安德逊,就在隔壁的实验室。受赵忠尧实验结果的启发,他在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径迹。
于是,在1936年,安德逊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赵忠尧,最终与此奖项擦肩而过。
后来有传言,主要原因还在于,评选委员会成员不相信中国会有这么出色的物理学家。
俱往矣。
03
学成归来的赵忠尧,仍在清华任教。
1937年,七七事变那天,赵忠尧一家三口,正在城内参加同事任之恭的婚礼。后来,一路南下。当他听说,清华物理系竟把镇系之宝“50毫克放射性镭”,遗落在清华园,登时,他就坐不住了,毅然返京。
就在当年9月,赵忠尧找到清华的铁杆校友梁思成,告之他专程返京来取清华物理系的宝贝镭。
这是当年,赵忠尧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成归国时,卢瑟福博士出于对中国的好意而特别赠予的。如今北平沦陷,日军侵入清华园,如果宝贝镭落入日军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正由于梁思成家有一辆雪佛兰小轿车,赵忠尧才进梁门,此番说明。
说干就干,趁着夜色,赵忠尧与梁思成两人,一路狂奔进入清华园实验室,找到盛装镭的铅筒,一同返城。
就此,赵忠尧带着宝贝镭,与梁思成挥手作别。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04
1945年冬,抗战胜利后,受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邀请,赵忠尧离开西南联大,赴重庆担任了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
1946年夏,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进行原子弹实验。受中研院推荐,赵忠尧作为科学家代表,实地观摩。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至此日本天皇下诏书,战败投降。至此,原子能研究成为了国家重点。
中研院总干事萨本栋,筹集5万美金,托付赵忠尧购买研究核物理的器材。
当时的市价,订购一台完整的200万电子伏的静电加速器,需要40万美金以上。
显而易见,缺口太大,想要购买完整的设备,纯属天方夜谭。
那么,如何是好呢?赵忠尧经与友人协商,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自行设计一台加速器,购买国内难于买到的器材和其他少量的核物理器材。
从此,赵忠尧又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静电加速器发电部分,和加速管的制造。
半年后,又学习离子源的技术。就这样,为换取学习与咨询的方便,赵忠尧义务为几个加速器、宇宙线实验室工作。
为制造和购买与核物理相关的器材,可以说,赵忠尧足足花掉了两年时间。
1948年,正值内战,回国的计划泡汤,于是赵忠尧继续留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工作。
曾有人劝赵忠尧,加速器不是你的本行,为何白白地耗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去从事不出成果的事情上呢?
回首往事,赵忠尧确信,把精力用在了对国家科学发展有益的事情上,很值得。
千辛万险,终于在1950年11月,赵忠尧回到了大陆。
1951年,他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工作。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赵忠尧兼任物理系的主任。在他的主政下,研究所一流水平的专家,来系里任教,并建立了一个专业实验室。
一切都朝向最好的一面发展,可是文 革爆发后,赵忠尧成了特嫌对象,被隔离审查。
十年浩劫结束,赵忠尧已是古稀之年,时间、精力一去不复返,无论国家,还是自身,都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也是赵忠尧未能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原因。
回忆往事,赵忠尧这样评价自己:一个人能做出多少事情,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决定的。由于我才能微薄,加上条件的限制,工作上没有做出多少成绩。
唯一可以自慰的是,六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为祖国兢兢业业地工作,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没有谋取私利,没有虚度光阴。
只要问心无愧,就能心安理得,就是一个人最坦然的自在吧。北野武说过,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任何时候,强大自己,终究才是人间值得。